棚户区改造:清理“城中村” 困难重重

2014-09-05 11:01:00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产业网

棚户区改造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棚户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及“城中村”。所谓“城中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仍然存在的、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属于棚户区性质的区域。从面积上讲,棚户区一般拆迁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一般至少在5万平方米左右。

棚户区改造:清理“城中村” 困难重重

棚户区改造却很少涉及棚户区前世今生的讨论。一般认为:棚户区是影响市容、滋生罪恶之地,铲除之就能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棚户区面积减少,得益于改革开放。首先,市场经济理念得以确立。居民获得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经济条件大为改善。其次,棚户区改造引入市场化的操作机制: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协调。例如,棚户区居民可选择集资建房的方式修建新的住宅小区。政府予以容积率的保证(利用额外住房补贴棚户区改造),使居民可获得居住条件更佳的新居。

棚户区的产生,源于部分社群不为社会经济体系所接纳。居民多游离于主流体系以外。

近期棚户区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东北工业城市与三线城市棚户区。这个例子也能说明上述实质。此类棚户区大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随着国企改革推进与市场经济发展,这些出生于(或习惯于)计划经济体系的居民缺乏融入市场经济体系的能力与机会,使社区愈发萧条,缺乏甚至丧失正常的自我更新能力,逐步沦为棚户区。

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棚户区改造的实质,是使棚户区居民能被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当年国民政府尝试盖楼,而不解决棚户区居民被主流社会经济体系隔离的问题,结果修楼速度尚不及棚户区居民的增长。

此外,如果只是简单盖楼,则不仅赋予政府寻租空间,滋生腐败,还会激励私人“漫天要价”,依靠媒体炒作绑架政府,获取远超市场价值的补贴(要价可视为权利,但过度则损害公共利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棚户区改造取得革命性突破。诚然,市场化的土地政策功不可没。实质上,棚户区迅速减少,缘由更在于大量棚户区居民与新移民被成功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他们不仅获得新的住房,更找到了薪酬可观的工作,由此还获得了更好的、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得益于充分的就业机会,新近移民上海的无产人士,其薪酬能覆盖房租,才不致于催生新的棚户区。

可见,对政府而言,棚户区改造是一项系统性改革:既要科学规划新的住宅小区,更要协调搭配产业布局,后者甚至应被置于更高的位置。试想,当一个棚户区周边出现适于居民劳动结构的产业集群,使居民充分就业且收入增加,棚户区自我更新的能力就可能得到恢复。社会资本自然会进驻,推动更高品质的住宅建设。如同深圳的城中村,因周边产业发达,只需土地政策略微松动,城中村即可有效实现自我更新。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避免了一般情形下政府与被拆迁户之间的矛盾对立。

目前在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希望能够借政策之东风,走一条平稳的“城中村”清理之路。

标签: 棚户区改造清理城中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