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落户门槛一降再降,各城市人口流动有哪些变化?
2024-11-19 15:19:17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中指研究院
大城市落户门槛一降再降,广州拟推出入户新政,落户政策再放宽。在加快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要求下,人口流向将真正决定未来住房、土地、资金等资源配置方向。在当前全国人口总量缩减、城镇化进程放缓的大背景下,人口持续流入,意味着城市更具实力,未来新增住房需求或将进一步扩大,高收入人群多、对住房品质有高要求的人口多,也将为新房市场提供更多的改善需求,基于不同城市的人口特点,未来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行情或将进一步加剧。
政策动态:广州拟放宽落户政策,七个区或可实现购房入户
2024年11月18日,广州发布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修订稿)》意见的公告,提出新增安居乐业、投资纳税两种入户政策,取消积分制入户年度名额限制、允许全日制大专学历入户广州等修订内容。
其中新增安居乐业入户政策是本着合理有序、渐进适度的原则,兼顾“增量”“存量”需求,实施区域差别化安居乐业入户,对“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内,拥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且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人员”,可申请入户。
该项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释放,将有利于带动这些区域的销售去化。据中指监测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广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可售库存面积达1317万㎡,去化周期为21.7个月,库存面积及去化周期仍位处高位。实施安居乐业入户政策短期内将带动有入户需求的购房入市,加快广州市商品住宅库存的去化。同时,中长期也将为广州带来持续的住房需求释放。
此外,放宽引进人才入户条件、取消积分制入户年度名额限制、新增投资纳税入户等政策也将为广州带来人口的持续增长,一方面为广州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人到广州安居乐业,长期来看,对房地产市场的住房需求释放形成一定支撑。
我国城市人口数据表现如何?据统计,2023年我国各城市人口流动出现了新的变化,一线城市人口出现回流,高能级城市对人口保持较大吸引力,多个二线城市人口增长超10万人,为新房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人口总量:一线城市人口转增,深圳增加量居一线之首;二线城市中,合肥、贵阳、郑州人口增加超15万人,位居前列
表:2023年重点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及城镇化率
注:长春、哈尔滨、太原、北海暂未发布2023年人口数据;标*为2022年数据,标**为2021年数据。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2023年,一线城市人口由降转增,上海、深圳人口增量超10万,深圳增量最高,广州增加9.3万人,北京增长1.5万人。东南沿海部分城市群进一步彰显较强人口吸引力,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增量明显。中西部核心城市人口吸附能力亦较强,其中郑州、成都增量均超10万。京津冀、中原地区、山东半岛等城市群人口整体呈现缩量态势。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域,其强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以及较高的收入水平成为人口流入的重要原因。上海近两年来持续加码引才政策,并逐步降低落户门槛,叠加疫情后人口回流,上海人口实现自2015年提出人口长期调控目标以来首次增加超过10万人。杭州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出人才“生态圈”,推动了创新人才加速集聚,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14.6万人,增量居全国第四。合肥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之都,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岗位持续涌现,带来了人口的大幅流入,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21.9万人,人口增加量居全国首位。
珠三角城市群在疫情结束后人口出现回流,在广东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下,就业人口加快集聚,2023年珠三角9市人口全部实现正增长。深圳工业和制造业高度发达,2023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蝉联全国城市“双第一”,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迅速,新引进人才入户15.7万,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12.8万,居一线城市之首。广州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创新,着力布局新兴产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发展平台,叠加落户门槛不断放松,疫情后人口回流,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9.3万。
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城市群人口整体呈现流出态势,但核心城市仍具备较强人口吸引力。北京近年来持续进行人口疏解,今年年初发改委相关领导表态北京人口过度增长已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末常住人口在连续六年减少后首次实现增长。郑州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新兴产业、新业态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以产聚人,2023年新增常住人口18万人。成都、长沙等核心城市凭借优势配套资源、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增强对省内以及周边人口的吸引力。
从城镇化水平来看,一线城市城镇化率均已接近或超过90%,二线城市多数提高至80%左右,部分城市如石家庄、南宁、福州等城市城镇化率仍低于75%,未来这部分城市城镇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中央多次强调“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摆在突出位置,同时解决相关人员住房等领域的困难,更多城市将继续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增强城乡经济联系,解决农村人口进城的落户、住房问题,有望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更多支持。
大城市落户门槛一降再降,一线城市人口转增,人口继续向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核心城市聚集,同时,珠三角生育率保持高位,一二线核心城市教育资源丰富,人才政策力度较强,为人口持续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当前改善性住房需求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重要支撑,在人才红利不断释放的过程中,人才储备多、购买力强的城市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优势或将进一步强化。
相关资讯
从城市新区到门户极核:河东新区的能级跃升
随着国家级战略赋能成渝双城经济圈,天府国际机场正式跻身全球航空枢纽行列,简阳河东新区——这座千年古城倾力打造的城市新中心,正成为驱动简阳从"蜀都东大门"向"国际门户枢纽"加速跃升的核心引擎。 一、国家战略+临空经济...
来源:招商蛇口
2025-07-22 17:56:52
重磅!中央钦点物业“挑大梁”,智慧+养老+托育红利爆发!
时隔十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重磅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明确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更将物业管理行业推向了城市治理的前沿舞台。当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当"人民...
来源:中指物业研究
2025-07-21 17:28:07
国家队出手!AMC携200亿基金杀入房地产纾困战场!
房地产并购:上半年并购规模明显下降,6月份环比增长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5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共进行81笔并购交易,比2024上半年多2笔。其中60笔交易披露交易金额,总交易规模约291亿元,同比下降58%,上半年并购交易规模明显下降。6...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5-07-21 17:16:39
郑州城市公交自救:白天拉客,晚上拉货
最近郑州发生了两件新鲜事。公交公司和一家五星级酒店都尝试了新的经营方式。公交集团以前每年亏损严重,现在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白天载客,晚上将车厢改成顺丰快递的运输车。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顺丰快递货车容量小、速度慢的问题。乘客和快递包裹...
来源:土地情报
2025-07-21 14:01:12
广州城投地产:提品质、强交付,夯实广州领先地位
2025年7月4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中国房地产大数据系列报告会2025上半年市场总结及下半年趋势预判"隆重召开。 经过综合评定,广州城投地产基于优异的销售额、销售面积、客户满意...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5-07-21 10:56:06
中指研究
2025上半年房企交付榜出炉!房企交付压力开始减轻
现阶段购房者置业愈发理性,也更加看重房企品牌、产品力、交付力等,因此企业只有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才能赢得购房者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