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住不炒”,不要想偏了

2024-03-12 09:17:08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看懂问题,看清大势,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继续解读3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的大白话、大实话。

倪虹在回答如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提问时,系统又深入浅出地说了三点:一是在理念上,坚持“房住不炒”,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二是在机制上,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三是在实施上,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下力气建设好房子。

在理念上坚持“房住不炒”,舆论不仅听到了,还有点纳闷,政府工作报告不是没有提“房住不炒”吗?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啊。

我们的理解是:有的。但是——不是人们想的那样简单,或者说想偏了。住房城乡建设部说的“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是从理念上、从大局上、从根本上去看问题。我们的理解是,现在,要从房地产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这个根本大局,以底层逻辑、以理性思维来正确看待房地产。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说一说“房住不炒”的新内涵和深意,大家就明白了,也不用奇怪了。

20年前,温州炒房团风靡全国,之后各种炒房团不断涌出,北京、深圳这些城市甚至出现个人合伙炒房的操作模式,现在40岁以上的人对这些情况并不陌生。

这些个人或者抱团的炒房团,确实因为房地产的时代红利,加上银行房贷宽松、流动性泛滥,财富迅速积攒起来了。

这还只是个人投资炒房。核心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在个人之外,围绕房地产这个时代大红利,开发商纷纷大搞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大干快上炒地皮,国际国内各路资本也看到中国房地产红利而大搞炒钱的资本游戏,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种“钱多、人傻、速来”的幻象,谁不用杠杆谁是傻瓜变成一种正常的思维,个人、企业、资本和地方政府都在膨胀无序地大加杠杆扩张。什么房地产市场的失衡、风险的防范,在疯狂高回报的目标诱惑之下,完全被抛到脑后了。给人一种“我生前当及时享乐,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的印象。1

举个实例,你就更清楚了:

2019年1月12日下午,海南省人民政府企业家咨询会议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第一次会议)在三亚召开。时任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在会上讲述了海南省省情,陈述了海南省存在的三大痛点,其中一个就是房地产,他说:

“长期以来海南养成了或者培育成了一个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房地产一业独大,2017年房地产税收占49%,投资占了51%,2018年我们通过调控现在税收占到了42.7%,这个还是直接税收,还不包括房地产拉动的其他的税收收入。“房地产其实是一个好东西,产业链拉动了建筑、消费、家用电器等产业的发展;房地产拉动金融,海南的银行就是靠房地产吃饭的,房地产调控银行就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就讲房地产确实是一件好东西,房地产好在是简单,它就是卖地没有技术含量,不需要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所以市委书记、市长说房地产不限制,大家都会去做房地产。但是房地产要消耗土地,我们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消耗,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千方百计减少房地产对于经济的依赖,不能无休止地再去大量搞房地产。”

平心而论,房价走高,如果只靠炒房人,显然势单力薄,炒地的开发商、地方政府才是真正的大部队。问题是买地的钱,基本不是靠自有资金,而是靠贷款、靠融资。

这种疯狂追逐短期内的高收益率、坐等房子和土地升值以便发大财的思想和干法,实际上是违背市场规律和常识的。

这种时候,国家希望的房地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你说可能吗?根本不可能。

各位想一想,房子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显然是用来住的:或是满足实现有房梦想的刚性住房需求,或者是满足想要住得好一点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但是,在炒房比老老实实上班、做实业更赚钱的风气之下,连经济学家都出来建议,如果年轻夫妇有这个条件,可以用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共“六个钱包”,合起来支付房子首付买房。买房焦虑症能蔓延起来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不买房不炒房反而吃亏变成了一种气候,对个人而言,过去这些年我们也不难看到,一切教育、医疗、养老、旅行需求都要为买房让路。

世界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去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最后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所熟知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和“失去的三十年”,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关键是这种搞法,一是违背市场规律,二是离题太远了。做了违反市场规律的事情,总会遭到市场的惩罚,房地产发展不是为了让人有房住、住好房,而是投机炒房,终究也会遭到市场惩罚,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重要的是,根据历史经验,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阶段结束后,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剩,积压的问题和矛盾消化周期只会更长,消化难度只会更大。目前,房地产市场承受的压力,就是在消除之前野蛮生长带来的副作用;现在,不少三四五线城市已经遇到房地产供应大幅过剩的情况,就是前期不顾实际野蛮发展的后遗症。

饮鸩止渴,绝不是良方。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就涉及在理念认识之后的关键问题——机制。

关于机制问题,我们来看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的原话:

一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也就是说,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抓手就是指导各地编制好住房发展规划。

二是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供给方面,要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在使用方面,要加快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专项制度。

我们的理解是,住房城乡建设部讲的“房住不炒”,深意在于要尊重发展规律,尊重市场逻辑,房地产增长不能靠泡沫炒出来,房子盖来也是给人住的,房地产的增长是建立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根本思想之上,是建立在提升房地产供给质量与结构、开发建设价位水平不同的好房子、人人有房住和培育房地产工匠精神、人人住好房等关系行业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方向和基础之上。绝不是走回之前不顾风险,只顾野蛮增长、高速扩张的短期空中楼阁的幻象和模式。

我们理解的“房住不炒”,是“人、房、地、钱”这些要素资源的科学配置,是“人人有房住,房子有人住,人人住好房”为目标的“房住不炒”。

那有人会说,按照你这么讲,那房地产市场还要不要发展?怎么发展?

问对了。这就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第三点要提的“实施上”的重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提法是:

一是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这既是利民之举,又是发展之计,也是转型之策。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重点是平时用得着,关键时刻能用得上。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重点是要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去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今年重点就是抓开工建设、抓质量安全,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关心城市、房地产发展的人都知道,全国约有5万个城中村,另外还约有60多亿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它们都存在市政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一些城市城中村的握手楼,见缝插针盖得密密麻麻,基础设施之落后、生态环境之差、消防安全隐患之严重,到了无法忽略的地步,已经成为城市安全和发展实实在在的瓶颈。

如果去城中村走一走,看一看环境,去听听居住和租住在城中村的老百姓、新市民、青年人的心声,还有他们的渴望、需求,就能深刻体会到“三大工程”的重要性、急迫性。

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很多人不仅关心,而且还担心,尤其是企业,对市场和保障到底是怎么个搞法啊,是个什么样的一个比例。我们认为,这个不是问题了,“市场+保障”的方向已经非常清晰了。现在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这依然是中国房地产发展改革的方向,这是大局。但是,要让市场发展得好,保障性住房就要搞得好,保障的方式、边界要清晰明确,区别于市场部分,保障性住房要由政府指导意见和用相应的体制来提供保障。

过去,房地产市场和保障之间的边界确实存在模糊不清的地带,有时候甚至让市场来起保障作用,出现了一些问题。关于市场+保障谁是主体的问题,我们会另外写文章解读。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实施上要做好“三大工程”,这是第一层意思,还有第二层意思,倪虹是这样说的:

二是下力气建设好房子。住房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什么是好房子?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我们将引导建筑师精心设计好户型,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我们也希望能够多行业跨界协同,合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目前,全国城镇住房存量面积已达300多亿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过41平方米,但是数量大、质量相对不是很高。我们知道,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模式已经结束了,房地产业发展的核心也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新阶段。

企业运营是需要学哲学、懂哲学的。这不是我们说的,是很多中国企业家喜欢的稻盛和夫说的。他说,企业运营需要哲学的指引:第一,哲学就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第二,哲学能够明晰企业的目的和目标,即哲学可以确定你要创办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第三,哲学可以为企业塑造一种卓越的品格。

学了哲学不一定能办好企业,但是,要经营好企业必定离不开哲学智慧。

认识了房地产业发展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认识规律,就能尊重规律,就会运用规律。如果还固守过去思维,不回归底层逻辑,不去了解人民群众的市场需求,而去做违背新的主要矛盾、发展阶段和方向的事情,企业就会摔跟头。

顺大势者昌,见势迟者亡。好房子就是一个新赛道,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对这个问题,房地产行业和每一家企业都得思考、行动、作为。过去十多年房地产无序竞争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要老迷恋过去,要跟上时代。能不能成功熬过调整期,在新赛道中寻找生机,抓住房地产下一轮发展的风口,就看企业的眼力和智慧了。

我们应该高兴的是,房地产的发展速度慢下来后,在高速发展时期已经甩得老远的灵魂,终于有时间去消化了,终于有时间去等一等灵魂了,终于静下心来解决问题了,终于知道要把“好”把灵魂还给市场、还给人民、还给自己了。增强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谁能说不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就是说,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整体经济大局中,它既是对政府的一道“大考”,也是对企业的一道“小考”。大考不及格,小考好不到哪里去;小考总是不及格,大考也不会理想,这就是“房住不炒”应有的深意。

标签: 房地产住建部房住不炒

相关资讯

  • “多校划片”时代将结束?北京“登记入学”激起千层浪,学区房家长沸腾了

    “多校划片”时代将结束?北京“登记入学”激起千层浪,学区房家长沸腾了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相关消息,有关义务教育入学方式的表述一改过去三年的口吻,不再说"以多校划片为主",而是强调"以登记入学"为主。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措辞改变背后极具强烈信号意义。 有观点认为,"多校划片"正在逐渐退出,因为入学压力正在减少...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4-26 14:53:49

  • 560万买新房 开门发现陌生人遗体

    560万买新房 开门发现陌生人遗体

    近日,福清市某小区发生的一起房产纠纷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涉及业主、拆迁户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凸显了依法维权和社区和谐共建的重要性。 据了解,业主阿建在福清市某小区购置了价值500多万元的房产,包括别墅、沿街店铺...

    来源:金融界

    2024-04-26 14:26:25

  • 三镇城市运营:搭建标准化物业信息平台,不断提升业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镇城市运营:搭建标准化物业信息平台,不断提升业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2024年4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七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三镇运营公司...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4-26 13:49:43

  • 2700张床位!松江这个宿舍型租赁房源即将入市

    2700张床位!松江这个宿舍型租赁房源即将入市

    位于松江区中山街道茸梅路855弄的上海首个重资产宿舍型保租房社区——城璟·松江中山社区即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有438套多人间宿舍型房源、2700张床位上线"随申办"。据悉,这也是本市目前最大体量的宿舍型保租房项目之...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4-26 10:22:19

  • 一次性卖掉21家酒店!锦江酒店为何一边“卖卖卖”,一边负债总额不断攀升?

    一次性卖掉21家酒店!锦江酒店为何一边“卖卖卖”,一边负债总额不断攀升?

    近日,锦江酒店(60075.SH)披露了转让时尚之旅酒店100%股权的新进展,以16.5亿元的底价将其出让给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华安未来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这属于锦江酒店轻资产战略的一部分,而国泰君安证券还在研报...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4-25 09: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