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拟境外募资34亿加码研发 高额投入研发及推广致累亏73亿

2023-06-07 11:00:01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科创板公司君实生物(688180.SH)继续扩大融资渠道募资加码研发。

6月5日,君实生物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GDR,募资不超过34亿元,主要用于创新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君实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为了研发已多次募资。2020年上市以来,在A股市场,公司股权融资合计已达86.12亿元。

君实生物每年确实投入了较大规模资金进行研发。2021年、2022年,公司投入研发资金合计近45亿元。近年来,公司投入营销的资金也不少,2022年销售费用为7.16亿元。

正因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及销售,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君实生物再度亏损。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亏损73.20亿元。

密集募资推进研发布局

君实生物再次筹划融资,加码创新药研发。这次,公司募资对象是海外。

据最新公告,君实生物本次发行证券为GDR,其以公司新增发的A股股票作为基础证券,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发售。基础发行规模为,本次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股份A股股票不超过6829.22万股,即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6.93%及A股股份的8.91%。

根据募资计划,本次发行GDR募集资金为美元,按定价基准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折算后不超过34亿元(含本数)。这笔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途有三个方面,10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0亿元投向创新药研发项目,剩下4亿元用于上海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

对于本次募资,君实生物称,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出极具市场潜力的在研药品组合,多项产品具有里程碑意义。公司表示,其面临来自全球主要医药公司及生物技术公司的竞争,需要不断储备和拓展研发管线产品,增强研发的深度和广度,为持续增长、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

君实生物向全球发售融资的一个目的是,拓展国际融资渠道,加强公司国际化品牌和企业形象,推进国际化战略。君实生物于2020年7月15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当时IPO募资48.36亿元,主要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建设、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公司成功按配售价每股H股70.18港元向至少六名承配人配发及发行合计共3654.92万股新H股,配售事项所得款项产生现金净流入约为21.05亿元,所得款项用于药物研发和管线扩充、拓展商业化团队、境内外投资、并购和业务发展等。

2021年12月,君实生物子公司君拓生物实施A轮融资,所得款项12.75亿元将为君拓生物疫苗及抗感染药物管线研发及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2022年12月,君实生物通过定增募资37.77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上海君实生物科技总部及研发基地项目建设。

综上,仅2020年在A股上市后的股权融资,君实生物就募资了86.12亿元。

研发费加销售费是营收两倍

一边是频频募资,一边是大手笔投资进行研发,君实生物靠市场输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司尚未盈利。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未能实现盈利。2019年,公司开始有产品商业化,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但巨额研发投入吞噬了利润,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具体而言,2013年至2018年,君实生物尚未有产品,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0.02亿元、0.19亿元、0.52亿元、1.22亿元、2.75亿元、5.38亿元。没有收入只有投入,在这期间,公司持续亏损在市场看来属于正常现象。

2019年,公司核心产品之一特瑞普利单抗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国产抗PD-1单克隆抗体,进行商业化。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至15.95亿元,同比增长105.77%。

2020年,特瑞普利单抗成功通过国家医保谈判,首次被纳入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3月正式实施,其终端零售价相较于2020年初始定价降低超60%,2021年末继续被纳入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并进一步降价,降价幅度在10%以内,公司相应对经销商全部库存进行差价补偿。2021年,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为4.12亿元,较2020年下降58.96%。

2020年5月,君实生物与礼来制药签署研发合作和许可协议,礼来制药被授予在大中华地区外对埃特司韦单抗开展研发及商业化的独占许可。礼来制药将支付总计最高2.4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

2021年,君实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0.25亿元,同比增长152.36%。公司表示,公司已全部确认与里程碑事件相关的收入,未来不会产生相关的技术许可收入。

2022年,君实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4.53亿元,同比下降63.89%。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5亿元,同比下降59.47%。

2013年以来,君实生物持续亏损,其中,2019年至2022年,公司亏损金额分别为7.47亿元、16.69亿元、7.21亿元、23.88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5.43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为73.20亿元。

2019年开始产品商业化仍然亏损,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研发投入不断攀升,另一个方面是投入资金进行销售推广。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为77.38亿元,而销售费用合计为24.79亿元。

2022年,君实生物的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合计为31亿元,是当年营业收入14.53亿元的两倍多。

医药行业人士称,君实生物仍处于投入期,产品处于推广初期,投入较大较为正常。未来,随着产品线日趋丰富、竞争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或可释放。

标签: 降价幅度发行规模证券交易所公司股权

相关资讯

  • 毕业生租房党注意!6月全国租金继续下跌,规模已逼近200万间

    毕业生租房党注意!6月全国租金继续下跌,规模已逼近200万间

    规模排行 1.榜单解读 ■开业规模榜:各系住房租赁企业开业规模均持续增长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5年6月,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35.9万间,较5月增加约2.7万间。 分类来看,开业榜TOP30中,分别有11家房...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5-07-11 16:37:51

  • 重磅!北京物业重新洗牌:量化指标+服务分级 中小公司慌了?

    重磅!北京物业重新洗牌:量化指标+服务分级 中小公司慌了?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正式修订发布新版《住宅物业服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继头部物企先行探索"弹性定价+清单化服务"模式后,政府层面首次系统性地建立物业服务量化评价体系,标志着行业...

    来源:中指物业研究

    2025-07-10 16:59:25

  • 2025上半年房企代建排行榜正式发布!

    2025上半年房企代建排行榜正式发布!

    新增规模分析 2025上半年,绿城管理以1989万平方米新签约规模位列第一,遥遥领先。旭辉建管和润地管理代建新签约面积分别为876万平方米和865万平方米,位列二、三位,处于领先地位。2025上半年,房地产代建企业累计规模前五门槛超800...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5-07-09 17:51:26

  • 中海物业苏州公司:深耕长三角,智创幸福城

    中海物业苏州公司:深耕长三角,智创幸福城

    2025年7月4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中国房地产大数据系列报告会暨2025上半年市场总结及下半年趋势预判"在杭州召开。 作为中海物业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枢纽,中海物业苏州公司以国...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5-07-09 14:49:37

  • 全国首例!股权收购“秒速完成”,广州建筑被罚上百万元

    全国首例!股权收购“秒速完成”,广州建筑被罚上百万元

    6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建筑")收购广东宏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业投资)股权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广州建筑处以17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5-07-08 13: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