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质量发展重磅文件发布!以科技创新支撑大湾区发展,目标“国际科创中心”

2023-06-02 19:50:03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华夏时报

5月29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表示,到2027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广东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始终被作为重要一环。《意见》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的教育和人才支撑。

对此,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所经济学副研究员刘建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大湾区发展科技创新,建设一流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湾区层面,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切换经济发展动力,是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选择;在国家层面,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率先突破,科创成果外溢到国内其他城市,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更好发挥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角色;在全球层面,大湾区的科创成果外溢到境外地区和国家,为境外提供新技术、新赛道、新机会和新就业,有助于做大全球经济蛋糕,在发展中缓解区域冲突和矛盾。”刘建党表示。

科技创新是湾区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意见》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其他城市协同支撑的创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创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省实验室提质增效;协同港澳推进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若干产业创新高地。

同时,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一是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完善基础研究稳定多元投入机制,深入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等。

三是要强化科技创新的教育和人才支撑。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构建多层次多渠道链式人才发展机制,加快培养造就战略人才力量,精准引进和培养更多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等。

对此,刘建党表示,大湾区发展科技创新,建设一流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流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可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科技领军企业可以带动产业链的升级和创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升级也可以带动就业增长和大湾区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大湾区,提高大湾区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平台资深专家、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此外,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向本报记者表示,从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说,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建设国际级的科技创新中心也是我国未来打好这个科技创新翻身仗、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一环。

大湾区发展科技创新具有显著优势

实际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及“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三个篇章都强调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布局。大湾区被赋予重要角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的桥梁,成为全国绿色转型标杆、探寻供应链协调发展的领先模式,成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科学创新方面,拥有5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布着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超过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0所QS世界排名前500的高校,逾200位院士定居粤港澳大湾区展开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专利授权量2021年超78万件,年增长率高达40%。

在教育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开放性、教育体系完备程度达到新高度。香港亚洲教育枢纽的地位渐趋稳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近三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逾40所高校或其分校在大湾区涌现。

在科技产业方面,香港将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为具有优势的四大发展范畴,澳门稳步推进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了高度成熟的风投市场。

“大湾区拥有良好的科创基础,可以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创竞争,可以肩负起角逐新技术、新产业全球策源地的战略使命。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告,深圳和香港的PCT申请5年滚动数量连续三年排在全球第二,仅次于东京都市圈;‘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三年位居第二,仅次于‘东京-横滨’科技集群。”刘建党表示。

张雪峰则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大湾区发展科技创新优势显著,“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香港和澳门,面向东南亚和世界;二是经济发达,拥有全球最大的港口和航运中心,以及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三是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以及众多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才。”

如何加速建成“国际科创中心”“国际创新枢纽”?

然而,受访专家均表示,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创新枢纽,大湾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相关的平台已基本搭建并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果。但距离国际一流水平,在知名研发机构、诺贝尔奖获得者,重要的发明创造等方面还有一些差距。”王鹏表示。

刘建党指出:“从国内来看,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科学论文约为9.2万,相当于长三角的43%、京津冀的38%左右,科学发现能力存在一定差距;从全球来看,大湾区更多是一个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纽约、东京等更多扮演科学创新中心的角色,是科学集聚、科学传播、科学发现最活跃的地方。”

对此,刘建党提出两大实现路径,“一是继续强化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的功能,培育更多类似华为、比亚迪的世界级科技企业,争取实力在全球再上一个台阶;二是跨越式强化科学创新中心功能,不仅要鼓励现有科研机构申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要全球吸纳顶级科技人才和机构,新建、共建一批国际顶级科研院所。”

同时,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还需将香港和澳门连接起来,发挥这两个体制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平台的重大作用,才能给大湾区按上两台‘大功率引擎’,令其进一步发挥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人才、金融资源的集聚区,以及大湾区重要的两个国际展示平台。”

他还建议,在东西两岸的创新走廊要进行更科学的产业规划。加大西岸地区的开发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对人才、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在东岸地区,应进一步发挥深圳在创新和产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加快建设惠州和湾区东翼沿海地区,形成与莞深一体化的交通和营商环境,放大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的辐射效应,推动粤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王鹏建议,未来要更好地从制度角度进行创新,有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拉动,各方都能参与其中。其中,卡脖技术、攻坚克难的基础性工作,可以由政府或者高校用政府性资金来兜底,吸纳更多社会性的资金,吸纳全球范围的人才,用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来用好人才资源,同时,将科技更好地进行落地转化。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标签: 创新中心深圳香港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全球最大

相关资讯

  • 深圳多家银行超5万元大额取款需预约,吉林银行刚刚因“取款2万元需派出所同意”引发热议

    深圳多家银行超5万元大额取款需预约,吉林银行刚刚因“取款2万元需派出所同意”引发热议

    在吉林银行曝出储户大额取款需在派出所报备审核的消息引发热议之后,深圳银行业的储户取现管理实践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媒体走访深圳部分银行网点,发现储户取款2万元以下,可以通过ATM机直接取款;取款金额在2万至5万元之间,可以直接到柜台提取。然...

    来源:金融界

    2024-06-14 15:07:27

  • 来访量、成交量双升:深圳楼市正被激活

    来访量、成交量双升:深圳楼市正被激活

    "受新政利好影响,这段时间,我们项目的到访量和来电询问量都有明显提升,其中复访提升尤其明显。"深圳龙湖·青云阙项目负责人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新政前有部分客户因首付不够无法成交,这类客户在新政后享受政策红利得以顺利成交。 自5月17日央行...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6-14 14:45:31

  •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泡沫已消除?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泡沫已消除?

    近期,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下调等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的效果缓慢显现,二手房交易活跃起来。 数据显示,5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3963套,为近37个月第二高。值得注意的是,从成交房源的楼龄来看,20-25年楼龄的二手住宅成交最为活跃,占比24%...

    来源:时代周报

    2024-06-14 11:05:47

  • 1-5月江苏房企销售排行榜:保利发展领跑销售业绩

    1-5月江苏房企销售排行榜:保利发展领跑销售业绩

    更多江苏房地产市场研究, 点击此处索取 今年以来,江苏多地陆续发布房地产新政,涉及房贷利率、公积金、卖旧买新、房票等多方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购房资金压力,也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但居民观望情绪仍在,市场整体筑底节奏仍依赖于居民...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6-14 09:37:56

  • 央行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助力房地产市场新发展

    央行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助力房地产市场新发展

    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调研推广前期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经验,部署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进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出席会议并致辞。中...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6-12 18: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