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加入“大模型”添火 张勇挂帅“云战场”反攻

2023-04-12 08:20:01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华夏时报

不分大小,ChatGPT这把火,点起了科技公司们的AI热情,也让它们围绕大模型展开了一场“军备竞赛”。

近日,不仅360、商汤科技、昆仑万维等公司相继在AI大模型上公布新动作,搜狗创始人王小川也宣布要投身大模型领域继续创业。4月11日,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正式对外亮相。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当天在阿里云峰会上表示,阿里巴巴所有产品未来都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全面改造。

张勇当天还表示,在技术领域今年是未来十年、二十年形成历史契机的重要关头,对于今年年初“躬身入局”云战场的他来说也是全新的开始。而进入4月,阿里云也开始了张勇亲自挑梁的第一个财年。

自身业务先打样

据悉,自2019年起,阿里达摩院即开始进行大模型研究,并在去年9月发布了通义大模型底座。作为通义模型家族的新成员,通义千问是一个超大规模的语言模型,能够进行多轮对话,文案创作等,也可以回答简单的数学题以及代码编写。

不过,相较于展示通义千问的技术硬参数,阿里云更热衷展示它为业务带来的想象空间。

据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介绍,未来每一个企业在阿里云上既可以调用通义千问的全部能力,也可以结合企业自己的行业知识和应用场景,训练自己的企业大模型。比如,每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智能客服、智能导购、智能语音助手、文案助手、AI设计师、自动驾驶模型等。

“所有软件都值得接入大模型升级改造”,周靖人当天在云峰会上宣布:“我们将开放通义千问的能力,帮助每家企业打造自己的专属大模型。”

阿里自身业务被率先拿出来试水打样。

据悉,钉钉和天猫精灵率先接入测试。从演示demo来看,接入通义千问测试之后,钉钉可以自动生成工作方案,也可以在会议纪要后自动生成总结和待办事项,还能拍一张功能草图自动生成小程序。记者从阿里云了解到,通义千问还将陆续嵌入阿里电商、搜索、导航、文娱等场景。“最近我们做组织变革,也是希望各个业务能够更好的独立面对市场,赢得属于自己的机会。”张勇当天在提到旗下诸多业务时还这样说。

有AI业内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认为,相较其他大模型,阿里的优势之一是本身内部有生态,可以先拿自己的内部业务做落地试水,“就跟当初做云一样。”

张勇当天在回忆阿里云诞生时也提及,最早做双十一时,当时还未改名天猫的淘宝商城就是作为云业务的内部客户出现,“当时最普通的想法就是技术系统能不能支撑我们巨量实时交易,能够顶住双十一的洪峰。”

他还透露,早期淘宝商城对云业务没信心,曾经做过一个限流降载的备用方案,即做了一套PC的黑白页面。“经过14年发展,再也不用为洪峰背后的支撑系统发愁了。”张勇说。

十四年变迁

相较2009年诞生的“双十一”,阿里云也是在2009年写下第一行飞天代码。张勇在4月11日的演讲中表示,十几年前阿里巴巴还被看做是一家电商公司,还只是一个PC互联网的代表,但阿里认为互联网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会像一台计算机那样去工作,以及云计算会成为一种公共服务。

基于这些判断,阿里巴巴从C端市场走向B端。张勇认为阿里云在过去的十四年里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和千行百业数字化这两个机遇。

目前,阿里云已经稳居国内公有云市场老大。IDC对去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阿里云当期以33.5%的份额位居第一。而从阿里巴巴内部来看,作为除近年来增速放缓的中国商业之外,经调整EBITA利润率唯一正向的业务,云也一直被看做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增长引擎。

不过新的变化已经在发生。

从市场份额来看,对手们在追赶阿里云。同样来自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的份额是37.9%。2019年下半年,这个数字是41.9%。

与此同时,阿里云的收入增速也出现放缓。2023财年Q3(截至去年12月末),阿里云收入201.79亿元,同比增长3%。在上一个季度,它的收入同比增幅是4%,更前一季度,这个数字为10%。而在2021财年Q3,也就是两年前阿里云的收入增幅更是高达50%。

而外界更关注的一个变化是,继阿里云香港机房去年12月发生宕机事故后,张勇亲自兼任阿里云总裁,并直接分管钉钉。张勇在4月11日当天也表示,作为云厂商,阿里云最重要的本分是守好安全底线,对得起客户对其的信任。

AIGC的新机会

在强调通义千问为业务带来的想象空间背后,AIGC能不能成为阿里云重新与对手拉开差距,恢复高速增长的那个新机会?

张勇在4月11日当天表示,在智能化时代所有企业都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有的产业都值得在AIGC的基础上重做一遍。他认为,大模型是一场“AI+云计算”的全方位竞争,超万亿参数的大模型研发,并不仅仅是算法问题,而是囊括了底层庞大算力、网络、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需要有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的支撑。

另一方面,阿里云也希望通过降低云计算的使用门槛,来获得更多客户。

张勇当天表示,阿里云希望未来算力更普惠,并让AI更普及,“未来,我们希望在阿里云上训练一个模型的成本,能够降低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通过云平台获得AI大模型的能力和服务。”

阿里云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阿里云提供的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则下降了近9成。

对于目前大模型“扎堆”发布,上述AI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几个互联网大厂和少量的AI公司肯定都要做,也有一定能力来做基础性的大模型或者平台,“先把台子搭起来,戏唱起来。”但是他也表示,大模型的投入太大,没有生态的支撑以及应用的多样化,谁也不敢玩这个烧钱游戏。“巨头肯定乐意大家都来用自己的大模型,越多越好,而不是真的要跟谁抢生意。”

需要提及的是,张勇在4月11日当天也表示,阿里云的目标之一就是让生态建设更加蓬勃的开展。他透露,阿里云不久会召开生态大会,将发布全新的生态政策。

不过就在通义千问发布当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4月11日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5月10日。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记者表示,AI大模型商业化在我国主要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产品成熟度,二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国产大模型目前都在实验室阶段,还没有达到公测要求,距离商业化还比较遥远。”此外,他还认为,一旦网信办的上述管理办法付诸实施,所有企业的大模型都面临满足规定的要求。

看起来,监管政策要为如火如荼的AI大模型军备竞赛泼上一盆“冷水”。

责任编辑:于玉金 主编:寒丰

标签: 征求意见稿社会公开过去十年增速放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