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账户不可取现但可购买惠民保 北京医保新政9月1日实施

2022-09-05 16:50:18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华夏时报

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称,9月1日起,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下称“医保个账”)将专款专用,不可支取。

值得一提的是,自9月1日起,参保人可使用医保个账余额为本人购买本市补充医疗保险(现阶段特指北京普惠健康保,亦属于惠民保);12月1日起,参保人可以为享受北京医保待遇的配偶、父母、子女购买北京普惠健康保。

实际上,随着惠民保在全国多省市陆续落地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开放医保个账购买惠民保。据众托帮公司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已有47个惠民保项目放开基本医保个账支付,可以使用个账资金购买惠民保。

一位北京惠民保共保公司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惠民保的主要问题就是它的可持续性问题,比如参保率低、赔付率高、面临亏损、带病群体占比过大等,还有续保问题。开放医保个账支付保费,将减少个人自费压力,鼓励职工参保,有利于提高参保率,扩大惠民保的影响力。

将提高参保率

2015年,由深圳市医保局主导,平安养老独家承保了中国第一个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这是惠民保最初的原型。但这期间正是百万医疗险崛起之时,或许是因此,在深圳惠民保试水的前几年,并未溅起水花。

但随着长期百万医疗险的入局,百万医疗险市场迎来洗牌,其热度也随之降温。2020年,几乎是毫无预兆的,惠民保接替百万医疗险成为群雄逐鹿的江湖。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老字号巨头险企,也有一众中小型保险公司身影,当然也不乏互联网流量巨头以及新兴保险科技企业。

低保费、高保额,不受年龄、病史、性别、职业等限制,只要有社保,就能用几十元年保费撬动几百万保额的惠民保,在地方政府的“站台”下,其热度突然之间被引爆,并迅速在全国各地相继推出,截至去年底,惠民保累计上市产品202款,涉及27个省、直辖市以及110个城市,参保总人次达1.4亿,保费总收入已突破140亿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惠民保自2020年出现“井喷”以来,在支付方式上一直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通过医保个账进行支付,一种是不可以。不可以的这些地区,主要处于观望的心态,因为没有政策依据,不敢随便开放医保个账去购买惠民保。但开放医保个账购买惠民保可以规避“死亡螺旋”的出现,从各地经验来看,凡是开放医保个账购买惠民保的地区,其参保率就高,有的甚至超过50%,最高达85%,没有开放个账支付的地区参保率就很低,最低的仅为0.8%,全国平均参保率不到10%。

“一个地区,一样的产品,一样的价格水平,卖给所有的人,很容易形成道德风险,也就是带病体、风险高的群体容易加入,而健康体久而久之就会退出。”郑秉文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目前,惠民保的覆盖率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如何开发惠民保市场,保住它的续保市场,是当前惠民保需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可能出现“逆向选择死亡螺旋”的风险。

在郑秉文看来,如果全国所有地区惠民保都开放医保个账购买,将是提高参保率和规避逆向选择的实质性支持,同时也增强了地区间惠民保的公平性。不过,郑秉文也指出,惠民保在产品方面也存在改进的空间,虽然不能像商业健康保险划分的那么细,但可以将产品大致划分成几类供消费者选择,并提供一些健康管理的增值服务,来提高客户粘性。另外,有些地区惠民保赔付率很高,有些地区则很低,这两个极端都可能导致出现逆向选择,因此还需要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和制订行业标准。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针对惠民保有一些唱衰的声音,背后的原因就是担心无法维持比较高的参保率。也就是有既往症的人群占比较高,健康体投保减少,难以可持续性发展。而开放医保个账购买惠民保将直接影响到参保率,去年个账开放的城市参保率占去年全市场参保率的70%。个账采取的是代扣代缴,对于参保人而言比较方便,也带动了家人参保。目前全国惠民保,三个人及以上家庭保单占45%。”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教授朱铭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惠民保参保的人数越多也越能够有效防止出现逆向选择风险,所以惠民保的参保人群必须要做到一定规模。而中青年健康人群的医保个账积累了大量的结余,开放医保个账可以盘活这部分资金,有效提高参保率。

“惠民保不是社会保险,而是商业保险产品,各地医保局没有直接监管权,主要归银保监会监管。但若购买惠民保动用了医保基金,就需要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各地医保局在产品的开发和定价等方面也就有了话语权。那么,用医保个账的钱缴费,对未来医保政策的衔接,以及医保的监管,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朱铭来说道。

核心是保大病

随着惠民保的持续火爆,一些地方甚至推出多款惠民保产品,比如省级层面推出一款惠民保产品,到了每个地级市又有自己推出的惠民保产品,让各地市民应接不暇。

据《华夏时报》记者粗略统计,当前众安、腾讯微保、京东保险等互联网保险公司推出的六款产品可在全国范围内投保。深圳和杭州两个城市分别以发售四款惠民保数量居榜首。北京以三款性质相同的产品位列第二。另外如广州、中山、惠州、宁波、嘉兴、台州、南通等地各自推出了两款产品,江苏从省级层面也推出了两款惠民保产品。

“作为商业保险,在同一个市场,可以有很多款惠民保产品,例如在政府指导下,可以几家保险公司建立共保体,推出一款惠民保产品。单个公司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技术,且具备竞争力,也可以单独推出一款惠民保产品。但如何体现它们之间的公平竞争,防止出险恶意的价格竞争,保证惠民保规范经营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朱铭来说道。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惠民保不作年龄限制,还允许带病投保,逆向选择相对严重,容易形成‘死亡螺旋’。有些地方还同时推出多款惠民保,容易引入恶性竞争,对于本身定位低价惠民的惠民保来说很容易导致经营难以持续。惠民保的持续经营好比走钢丝,保险公司需要做好惠民与公司营利之间的平衡,腾挪的空间比较小。地方政府也需要为惠民保项目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否则,惠民保持续发展是比较难的。”

另外,惠民保的免赔额多设定在2万元,也就是说,在医保报销之后,自费部分达到2万元,才可利用惠民保报销70%-80%。总体算来,住院总费用在5-7万以上才能用到惠民保。

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2948元,也就是说,免赔额高达2万的惠民保能用上的概率不高,高免赔额的设置也大大降低了惠民保的赔付率。

“惠民保免赔额门槛较高,一般都在2万元左右,所以,惠民保的核心内容还是保大病,考虑到受益有限的人群,惠民保还需要不断对产品进行调整,不然消费者的投保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具体可以补充一些保障内容,例如健康管理、癌症筛查、术后康复等。”朱铭来说道。

朱俊生也认为,惠民保要维持长期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医保个账的支持,还要将高频、有价值的健康管理服务纳入保障范围。例如,针对健康体,参加了但没有赔付,下一年就降低保费或者增加保额,又或者提供一些增值服务。针对亚健康体,提供一些检测和慢病管理。针对既往症人群,提供多学科会诊、远程二诊等。这些服务的好处就是改善客户体验,不管是健康体还是既往症群体都尽可能让他们留下来,提高参保率。

在朱俊生看来,惠民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虽然基本医保覆盖范围较广,但我国个人医疗支付的压力仍然较大。202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7.5万亿,个人医疗支付约为2万亿元,占比达到27.7%,如果考虑目录外用药、诊疗等,个人看病所需支付的费用比例其实超过了35%。这意味着,个人和家庭在大病面前,基本医保的作用相对有限,需要商业保险来降低个人支付比例。

“惠民保是一种类团险的方式,在短期覆盖了特别多的人群,所以它最适合通过这样的载体来跟基本医保形成互补,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来降低个人支付比例。另外,惠民保还可以促进健康产业的创新,以特效药为例,基本医保只能保基本,这些创新性的药物不可能很快被纳入基本医保。但特效药几乎是惠民保的标配,不仅促进了特效药的销售,也对健康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朱俊生说道。

培养全民保险意识

由于惠民保多有政府有关部门“站台”,具备一般商业健康险没有的优势,消费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惠民保。不仅如此,部分消费者还将惠民保当作重疾险的“平替”,认为花更少的钱买了惠民保之后,便不再需要重疾险,进而对重疾险市场产生冲击。

“惠民保的普及对重疾险肯定会产生冲击,例如‘过气网红’百万医疗险,近几年的销售大幅下滑,多多少少是因为惠民保起到的替代作用。过去险企销售产品主要靠‘人海战术’,人力成本很高。现在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中介成本也一样很大,收来的保费很大一部分都给了中间渠道,以后险企就要改变这种经营模式。惠民保的出现让消费者感觉到,原来保险产品也可以是低价的,并且低到这个程度也能够维持下去。”朱铭来说道。

但他也指出,惠民保强调的是便宜、普惠,即使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其保费收入也就五六百亿规模,这跟商业保险的整体市场盘子相比,仍然占比较小。保险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针对中高端客户,还应该继续研发新的高端产品。

李文中也认为,从短期来看,惠民保的确会挤压民众对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对商业医疗保险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惠民保也有利于培育和提升民众的健康与风险意识,引导民众的商业保险需求,从长期看有利于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从过往的实践来看,惠民保至少对之前红极一时的百万医疗险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为惠民保更像是百万医疗险和特效药的组合产品,在保障范围上有重叠。但总体来说冲击不大,惠民保更注重的是下沉市场,跟重疾险及百万医疗险的目标群体不完全重合。另外,惠民保价格便宜,免赔额高,主要针对大病的赔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惠民保在短时间内就覆盖了1.4亿人,也培养了消费者的保险意识,这对商业保险的整体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朱俊生说道。

上述惠民保共保公司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惠民保的发展需要重视两方面问题,一是重视数据基础,避免盲目跟风、低价竞争,定价更加精准,利于可持续发展;二是重视增值服务与特色保障,通过提供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来提升产品吸引力,进而提高参保率,降低产品经营风险。

该人士认为,惠民保是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之间的补充,因其“低保费、高保障、方案简单、参保门槛广”等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关注。但其现阶段定位也是商业保险的一种形式,不太会给商业保险造成一定冲击,比如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等类似产品,反而会起到保险普及的作用,增强全民的风险保障意识,利于后期商业保险的销售。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标签: 健康管理增值服务健康产业直接影响医保报销

相关资讯

  • 鑫苑服务(01895.HK)成功复牌,经营稳健前景向好

    鑫苑服务(01895.HK)成功复牌,经营稳健前景向好

    物管行业又传来好消息,鑫苑服务(01895.HK)达成港交所复牌条件,成功实现复牌,自2024年6月12日上午9时正起于联交所恢复买卖,向广大投资者交出了一份负责任的答卷。 对于鑫苑服务来说,此次复牌无疑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既标志其积极应对...

    来源:鑫苑服务

    2024-06-12 14:11:01

  • 代建服务新标准|金地管理委托方驾驶舱2.0全维揭秘

    代建服务新标准|金地管理委托方驾驶舱2.0全维揭秘

    01金地管理 持续引领代建服务力升级 近年来,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不少房企开始涉足或转型轻资产代建业务,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代建的本质是服务,作为区别于传统地产开发模式最大的不同,代建服务力是与委托方建立信任关系的核心能力,对...

    来源:金地管理

    2024-06-06 09:24:39

  • 地产尽头是新能源?“环京一哥”组队老将玩光伏、储能:园区是新能源投资价值最高领域

    地产尽头是新能源?“环京一哥”组队老将玩光伏、储能:园区是新能源投资价值最高领域

    房地产行业仍筑底徘徊,房企"见机行事",扎堆涌向新能源。其中,就包括曾经的"环京一哥"华夏幸福(600340.SH)。 近日,由华夏幸福间接持股29.63%的北京华夏幸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夏新能")公开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5-30 11:10:06

  • 苏高科:“品牌输出”与“品牌打磨”并行,助力区域产业生态协同

    苏高科:“品牌输出”与“品牌打磨”并行,助力区域产业生态协同

    近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承办的"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二届产城融合投融资大会"召开。苏州苏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5-24 13:33:50

  • 开业启幕!璀璨代建南昌大家保险“城心医养”项目投入运营

    开业启幕!璀璨代建南昌大家保险“城心医养”项目投入运营

    5月20日,璀璨管理代建的"南昌大家的家城心社区"正式启幕开业。作为璀璨管理全过程代建的首个新型医养社区项目,南昌大家的家城心社区建设自2022年10月起介入代建管理至2024年3月移交运营,共历时18个月。南昌项目的开业标志着璀璨管理精...

    来源:璀璨管理

    2024-05-22 14: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