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物企增长潜力榜:中骏商管一骑绝尘 行业“扩表后遗症”显现

2022-06-10 09:32:43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和讯房产

中指云·数据商城:房产交易、土地市场、宏观经济等最新房地产数据,实时支付下载,点击可享专属优惠折扣

地产向左,物企向右。

尽管2021年地产行业并不太平,但绝大多数物企还是在逆境下交出了令市场满意的答卷。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更多物企走上上市之路。截至目前,上市物企的行列已经迎来金茂服务、力高健康生活和东原仁知服务的加入。此外,行业巨头万物云、龙湖智创、万达商管等也在摩拳擦掌,等待与资本市场相拥。

中指研究院预计,2022年物管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将超70家,随着万物云、龙湖智创生活预期上市,物业板块整体市值将超过万亿港元,资本市场将持续看好规模大、成长性强、盈利能力强、特色突出的企业,此类企业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那么,物企蜂拥而至,谁将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为了管窥当下物企的未来成长性,和讯房产独家发布《2021年上市物企增长潜力榜》(以下简称“榜单”),将从运营创新力、业主满意度、拓展能力对比各家成色。

除部分数据不可得的中海物业、招商积余、鑫苑服务等,榜单以38家上市物企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每家企业各项指标结果进行计分,最终以总体得分排名得出该榜单。

整体来看,38家物企表现分化明显,中骏商管以107分高居榜首,宋都服务则以18分排名垫底,中骏商管增长潜力指标是宋都服务的6倍,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家物企逐鹿社区增值服务之际,宋都服务却“逆势”放缓了在该领域的投入,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增速下滑约16%,成为众物企中的一股“清流”。

上市物企增长潜力榜:中骏商管一骑绝尘 行业“扩表后遗症”显现

中骏商管、建发物业优势明显

中小物企的绝地反击?

根据榜单,中骏商管和建发物业分别以107、102分包揽冠亚军,大幅领先其他物企,以绝对性优势高出第三名领悦服务集团十余分。

实际上,从具体指标来看,两家物企距离行业均值均有很大差距,属于不折不扣的小型物企。那么,两家声量微小的企业为何爆发出巨大潜力,是主动而为之,还是无奈“保盘”之选,究其原因,还应回归到行业的基本面上。

上市物企增长潜力榜:中骏商管一骑绝尘 行业“扩表后遗症”显现

过去一年,物管行业并购市场红红火火,一路高歌猛进。2022年伊始,华润万象生活两度出手收购拉开了新一轮的兼并序幕,市场扩张力度尽显。

截至2021年,受益于地产母公司输血、市场外拓、对外合作、战略收购等路径,上市物企中已有15家在管面积突破1亿㎡。

规模为王的行业扩张逻辑下,上市物企营收及利润也在快速增长,目前营收达百亿的上市物企已有5家,除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以及绿城服务,保利物业和招商积余也突破百亿大关,闯进百亿俱乐部。

但与此同时,纵观整个行业,市场格局仍然较为分散。据某物管分析,当前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物业管理行业TOP10企业管理规模集中度仅12.5%,这就意味着,对于中骏商管、建发物业等中小腰部企业加速生长仍有足够的空间,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仍是物业服务企业重要的诉求之一。因此可以看到,中骏商管及建发物业都在积极外拓,拓展能力据行业前列。

收入结构方面,2021年物企在增值服务领域的深度挖掘卓有成效,据统计,上市物企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均值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3.9%,在已披露的数据中,4家物企社区增值服务收入超20亿元。

以高毛利率见长,社区增值服务一向被视为创收的利器,年报中公布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的29家物企,平均值约为43.15%,远高于基础物业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增值服务的收入占比未来会持续增多,很多企业希望增值服务短期内占比达到3成以上,未来十年后,随着物管行业业态升级、社区增值服务的营收有望占比超过一半。在这方面,中骏商管和建发物业虽然体量较小,但先发制人,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分别增加3.3、4.55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2021年,中骏商管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增速高达220%,建发物业达111%,可见二者在发力社区增资服务赛道势头强劲,业务内容创新能力突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管中骏商管和建发物业规模较小,但综合业主满意度来看,也足以称得上是小而精的企业。数据显示,二者业主满意度指数分别为94.2、91.5,是该指标为数不多的达到90+的企业。

面对头部物企的“跑马圈地”,中小腰部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处境也变得愈加艰难。如何保住自己的地盘,如何增强企业的持续生命力,是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考验。

或许正如建发物业在其年报中所言,规模的扩张是物业管理企业成长必然方式,丰富管理业态,延伸服务范围,将物业管理逐步融入城市服务和公共服务领域,可以为公司的成长打开更大的空间。因此,企业要顺应市场趋势,继续推动兼并购业务,探索更多业态的发展。

困在应收账款里

碧桂园服务们的“扩表后遗症”

规模是物企收入增长的保障,也是拓展增值服务的重要土壤,现阶段,物企仍在不遗余力的扩规模。因此,多家房企喊出了响亮的口号,例如:碧桂园服务表示2025年规模突破18亿平方米,合景悠活提出规模3年增长8倍。

憧憬并未停留在口头上,事实证明,碧桂园服务和合景悠活都是行动派。数据显示,碧桂园服务合约面积年内突破14亿平米,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在管面积新增3.88亿平方米,其中2.78亿平方米来自收并购,占比72%;合景悠活同样依托多笔并购以小博大实现规模数倍扩张,管理面积增幅高达395.4%。

从营收来看,碧桂园服务以288.43亿元遥遥领先,同比增长84.33%。合景悠活营收增速涨幅最高,为114.57%。

但收并购市场上势如破竹的二者,却在增长潜力榜上偃旗息鼓。根据榜单,碧桂园服务以总分67位列15位,合景悠活则以总分49位列23位。究其原因,实则是业主满意度拖了后腿。

上市物企增长潜力榜:中骏商管一骑绝尘 行业“扩表后遗症”显现

在评价业主满意度时,我们引入了应收账款这一指标。应收账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业主的缴费意愿。通常来讲,应收账款越低,说明业主的缴费意愿越高,也侧面说明了企业的服务能力得到业主的认可。但从高企的应收账款来看,碧桂园服务和合景悠活的业主满意度较低。

实际上,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带来的资产结构压力是大举并购规模狂飙的必然结果。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52家上市物企应收款项达到670.69亿元,较2020年末激增82%;占资产之比达到22.58%,较2020年末提升约5.41个百分点。

以碧桂园服务为例,应收款从2021年初42亿元大幅增长到年末103亿元,中金公司的研报分析指出,“估计应收款其中来自碧桂园服务原体系的部分不足30亿元、来自关联方的应收款不足10亿元,其余部分主要来自收并购公司并表,例如来自两家被收并购的原开发商旗下物企的账款分别为11亿-13亿元。”这意味着,公司未来加大收缴工作任重道远。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一方面,应收账款无法形成真实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受“规模为王”理念的影响,物企加速外拓脚步,通过多种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而被收并购公司收款周期普遍偏长,该行为导致的后果是,物企应收账款周期被不断拉长,进一步扩大企业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收并购仍是行业主流,但接下来如何提高竞争力和变现能力是物企面临的新课题。

后规模时代

物企进阶 路在何方?

规模、延展服务边界、业主满意度,摆在物企面前的不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能否在变幻的市场中持续发展,展现强大的成长动力和发展潜力,取决于物企的综合考量。

规模竞争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物企一边扩张、一边丢盘的现象也不在少数,甚至因无法消化前期的大举扩张成果,企业出现经营业绩倒退的现象。

例如,被称作“并购王”的雅生活已初露“消化不良”端倪,2020年以来利润率持续呈下滑趋势,2022年1月,雅生活出售兰州城关物业控股权。在增长潜力榜单上,雅生活以不及行业均值的52分位居21位,这背后则是创新力和拓展能力的双双失速。

上市物企增长潜力榜:中骏商管一骑绝尘 行业“扩表后遗症”显现

嘉和家业认为,这些企业通常只关注于收并购带来的面积增量,忽略了运营效率、项目品质、业务创新等核心能力的打造,久而久之累积的弊病就会暴露直至拖累企业发展。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房地产主管张宇表示,近年,在房企信用冲击之下,物企也受到一些直接牵连,但经历这波冲击之后,大家认识到,物企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才是核心,资本市场的从只关心增长到更关心安全转变。

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总裁李长江亦认为,物企如果没有规模,毫无疑问什么也做不了。有了规模,也要注重质量,把它变成效果,而不是为规模而规模,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才有机会。他认为,“物企服务能力的构建,不仅仅是住宅商写能力的构建,还包括增值服务,而增值服务是上市物企决战的主战场。”

针对当前物业企业在收并购后管理和发展阶段的现状,嘉和家业认为,面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双重需求,物业企业应更加注重投后管理,更好整合双方的优质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品质管理、外拓赋能、发展路径规划等,最大程度实现收并购带来规模与发展效率的双提升,实现共赢目标。

此外,当规模竞争达到一定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势必将转化为服务广度和深度的竞争。嘉和家业称,现阶段物业行业最热门的增长着力点落在智慧化建设以及社区增值服务上,这将是物业企业突破边界、跨越波谷的战略之选。

如今,行业格局逐渐落定,后规模时代的竞争即将兴起,物企进阶之路,谁将跌路神坛,谁又将异军突起,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房地产房企物业

相关资讯

  •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探究:优秀房企构建新发展模式成效如何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探究:优秀房企构建新发展模式成效如何

    中指研究院持续监测房企动态,定期发布报告, 点击获取 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房企"三高"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政策倡导探索新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房企实施轻重并举发展策略,构建新发展模式。典型房企经营性业务营收增长快于开发业务,经营性业务利润...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6-07 17:13:38

  • “政府收储存量房”落地21天:钱从哪来,进度如何?

    “政府收储存量房”落地21天:钱从哪来,进度如何?

    "517"新政后,商品房库存有了新出口。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5月17日召开的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会议上明确,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房地产市...

    来源:时代财经

    2024-06-07 15:00:52

  • 楼市新政显效!河南省1-5月房企销售排行榜揭晓

    楼市新政显效!河南省1-5月房企销售排行榜揭晓

    5月,中央层面出台一些列楼市新政,支持地方推动消化存量,并进一步加大需求端支持力度,河南省主要城市积极落实新政要求,下调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对需求释放起到一定刺激作用,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延续修复态势。在此背景下,河南房企在2024年1-5月...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6-07 14:54:45

  • 上海3兄妹“视频买房”遭退款难,牵出海南一项目“卖房秘密”

    上海3兄妹“视频买房”遭退款难,牵出海南一项目“卖房秘密”

    在一段10多分钟的录音中,中海地产置业顾问"口无遮拦"地公开曝出"卖房秘密"。 这段录音的源起,系上海3兄妹在海南省万宁市中海神州半岛D-20地块项目(天峦海岸)购房,并与开发商产生纠纷所致。 去年年底,家住上海的朱先生与妹妹朱女士通过海...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6-07 13:32:26

  • 北京房租下跌,业主房子卖不上价转出租 天通苑房租已降500到1000元

    北京房租下跌,业主房子卖不上价转出租 天通苑房租已降500到1000元

    点击查询50城住宅租赁价格指数 北京的房租降了。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份,50城住宅租赁价格指数同环比分别下降1.5%、0.3%。其中北京5月样本平均租金为90元/㎡·月,环比下降0.39%,同比下降2.15%。 多位中介和房东对《华夏...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6-07 1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