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创新数据 看上海如何打造产业竞争力?

2018-08-24 17:49:00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中指研究院

上海市市长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未来5年将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领引,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引作用,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将是重点。本文将重点为你介绍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和建设科创中心的进展与规划。

部分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图:2013-2017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走势图

过去五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从2013年的近3000亿发展到2017的4942亿元,五年增长了近6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增加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6.8个百分点。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6.4%。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10465.9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2.6%,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7.3%,生物医药增长6.9%,节能环保增长7.4%,高端装备增长3.1%,新材料增长3.2%,新能源增长2.9%。

图: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分行业增长率

根据《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上海将成为国际高端智造中心,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力争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高端智造中心之一。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达20%。

上海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聚焦19个重点领域,协调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四新经济。

01.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02.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领引

?带状发布

如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提出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的发展思路。总体上,上海将把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精准医疗等新兴技术及产业体系的发展作为重点。具体则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是聚焦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增材制造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积极承担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等战略重点,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三是加强科技前瞻性布局与产业化联动,积极培育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先进传感器与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创新专项,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希望通过这些领域的重点项目实施,预计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产业各增产值1000亿左右,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都市、化工产业各增产值500亿左右,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能源装备和船舶产业各增产值400亿左右,为完成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25%左右的目标提供支撑。

上海市长应勇表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上海经济的重大支撑,上海要率先走出制造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之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和技改投入,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推进华大半导体、华为无线通讯、蔚来电动汽车、海尔智谷等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集聚更多的“隐形”和“独角兽”企业,加快培育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二部分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情况

图:2010-2017年上海R&D研发费用占GDP比重

近年来,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投入的研发经费逐年增长。2010年上海的R&D研发费用为482亿元,占GDP的2.81%,到2017年R&D研发费用达到1139亿元,占GDP的3.78%。8年上海的R&D占GDP占比提高约1个百分点。上海2035规划指出,至2035年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5%。上海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上海C919大型客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墨子号量子卫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上海2014-2017专利授权量如上图所示,2014年上海专利授权量为50488件,随着科创中心建设的进行,至2017年专利授权量达70464件,四年增长40%。全市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79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74家。2017年内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47家,全市2015~2017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42家,净增长704家。至2017年末,上海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1462项。累计已有172家科技创新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挂牌

目前上海建科创中心,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核心任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有三个国家科学中心,即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获批。

上海政府正加快推进大科学设施建设,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结合上海自身优势,抓项目的立项、落地、建设和启用,按照综合集成、学科交叉、功能融合、机制创新的原则,抓紧筹建张江国家实验室。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不断产出成果。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水窗自由电子激光平台、SXFEL用户站。未来,一系列大科学装置也将在上海陆续建成。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科技大学超强激光光源装置

2017年,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海已开工建设了37个项目,2018年还将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包括海底科学观测网、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2018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将加强生命科学、量子科学等领域前瞻布局,还将新建北斗导航、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低碳技术、临床研究等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张江科学城将开工建设硬X射线电子激光装置等一批重大项目。同时,为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等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工作。一系列的“加快”,是为了加速推进张江地区成为全球光子科学研究综合能力最强的大科学设施集聚地之一,这也正是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基础支撑。

标签: 产业战略数据作用

相关资讯

  • 最新!2024年5月北京房价数据发布

    最新!2024年5月北京房价数据发布

    点击试用中指数据库,获取更多城市房价数据 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规模均保持平稳 新房市场:成交规模环比持平,供应规模增长约三成。 成交方面,5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约40万方,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约3成。供应方面,5月新批上市面积超30...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6-03 17:28:31

  • 地产尽头是新能源?“环京一哥”组队老将玩光伏、储能:园区是新能源投资价值最高领域

    地产尽头是新能源?“环京一哥”组队老将玩光伏、储能:园区是新能源投资价值最高领域

    房地产行业仍筑底徘徊,房企"见机行事",扎堆涌向新能源。其中,就包括曾经的"环京一哥"华夏幸福(600340.SH)。 近日,由华夏幸福间接持股29.63%的北京华夏幸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夏新能")公开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5-30 11:10:06

  • 苏高科:“品牌输出”与“品牌打磨”并行,助力区域产业生态协同

    苏高科:“品牌输出”与“品牌打磨”并行,助力区域产业生态协同

    近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承办的"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二届产城融合投融资大会"召开。苏州苏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5-24 13:33:50

  • 长江智创—昆山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中心,打造加速型特色产业园新典范!

    长江智创—昆山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中心,打造加速型特色产业园新典范!

    2024年5月16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承办的"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二届产城融合投融资大会"召开。 长江线缆集...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5-22 14:13:21

  • 新建元控股集团:率为人先,创新竞优,打造中国领先的产城融合集成服务商

    新建元控股集团:率为人先,创新竞优,打造中国领先的产城融合集成服务商

    2024年5月16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承办的"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二届产城融合投融资大会"召开。 苏州新建元...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5-22 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