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维持6.5%以上的增速没有问题

2016-07-07 22:48:00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第一财经 林毅夫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如何,是国际上关心的,尤其对于中国经济增速到底能不能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6.5%~7%的增长,以及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是不是能实现6.5%以上的增长。

我们知道,现在经济还没有走出2008年开始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大贸易体,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态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能不能实现,大家心里不是很有底,因为从2010年一季度以来,我们的增速节节下滑,到现在从原来的两位数降到了去年的6.9%、今年一季度的6.7%,下滑的压力很大。

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是,2010年以后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次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经济下滑,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我们的经济增速确实有自己的体制机制以及结构问题的影响,在这方面国内的讨论也多。作为一个转型中国家、发展中的国家,确实应该保持定力,按照的决策,以及现在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让我们的经济有一个比较好的素质,有一个比较好的长期增长动力。

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肯定也会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讲,发达经济体还没有真正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欧洲国家实际上还是在通货紧缩的边缘,日本固然有安倍经济学,日本的经济也还在持续下滑。美国经济表现好一点。发达国家目前占经济的比重在50%以上,由于它们的经济还未复苏,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上在危机之前家庭负担过重、家庭要修补平衡表,也就是说在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他们要增加储蓄,这种状况下发达国家消费增长缓慢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增长缓慢。

2008年以前,一般国际贸易的增长是在经济增速的两倍以上,现在经济增速放缓,而且国际贸易增速也低于经济增速。我们是大贸易体,肯定对我们的增长会有负面影响。同时在2008年时,各个国家遭到突如其来的危机的影响,采取了一些稳定经济、稳定就业的积极财政政策,来支持,启动国内消费。

从2008年到现在将近8年的时间过去了,在2008年、2009年采取的反周期的措施,到现在基本很多项目已经结束,但全球经济还没有恢复,如果没有新的一些财政刺激措施,增长率必然会下滑。

我想这些因素都是外部的因素,都是周期的因素,也是上国家面临的共同因素。

既然当前面临的这种经济形势中,有很多是外部性因素,而且展望未来,发达经济体由于难以像我们这么有一个坚强的政府领导、保持定力去推行结构性改革,它们的结构性改革通常很难推行,因为结构性改革推行时,从长期来讲对经济的复苏、对国力的增长会有好处,但在短期一般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增加失业率。

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发达经济体会陷入日本那样长达10~15年甚至20年时间的经济疲软,所以我们在展望未来时,外部增长环境肯定比较低迷,对我们的贸易增长肯定会有负面作用。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要实现经济工作会议所讲的适度扩大需求措施的时候,就必须依靠来自于国内的需求。

来自于国内的需求有两块,一是,一是消费。从来讲,我觉得还有多的机会,即使现在有不少产业是产能过剩的,像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但我们目前所处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在中低端,可以往中的产业去升级、去。我们现在每年进口的制造业产品达到1.3万亿美元,这些产品是国内不能生产的,要靠进口,可以往这一方向升级。还有基础设施也有继续完善的空间。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比,我们的基础设施是相对好的,但过去的基础设施是连接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像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而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像和地下管网等还是严重不足。并且我们在过去高速增长时,环境污染的情形相当严重,环境的治理需要加强。而且我们还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目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56%,一般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80%以上。

展望未来,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在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都要。这是好的机会。在机会上的差异,是我们跟发达国家大的差异。因为发达国家目前同样面临着经济疲软,面临产能过剩,但它们的产业已经在前沿了,有一两个产业比如电动汽车和3D打印并不足以拉动经济增长,另外它们的基础设施普遍比较完善,环境普遍比较好,城镇化已经完成,所以在发达国家不容易找到机会。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机会还多。

不仅机会多,我们可以动员的资源也很多,地方和政府的财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在全处于较低水平,所以利用积极财政的空间还相当大。我们民间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将近50%,属于全高储蓄率的国家。可以用政府的钱来撬动民间的钱。我们还有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可动员的资源是我们跟其他发展中国家大的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下行时,跟我们一样同样有好多机会,但它们经常受限于政府的财务状况不好,或者民间储蓄低。

所以确实像我们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所强调的,我们发展的,发展的足,韧性大,可用的政策手段多。我相信只要把政策手段用好,那我们维持6.5%以上的增速应该没有问题。而且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结构性改革上所讲的补短板的措施。如果我们能够维持6.5%以上的增长,可以补短板,同时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也会为改革,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的15%,如果维持6.5%以上的经济增速,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是一个百分点。而现在全经济增长就在3%左右,银行新预测2016年全的经济增长可能只有2.7%,如果我们贡献一个百分点,就代表我们对的增长贡献达到将近40%。

只要我们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6.5%的经济增长、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就能实现,并且能给供给侧改革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继续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作者系工商联副主席、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行前高级副行长。本文摘自作者在中国经济论坛暨陈文玲著作发布会上的发言)

标签: GDP增速经济

相关资讯

  • 23省份人口数据出炉:浙江海南增量领跑,中西部仅贵州正增长

    23省份人口数据出炉:浙江海南增量领跑,中西部仅贵州正增长

    随着各地人口数据的陆续出炉,中国最新的人口版图也逐步清晰。 截至3月28日,已有23个省份发布了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其中16省份出现下跌,其余7省份呈现增长的态势。人口第二大省山东,2023年常住人口下降了近40万,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

    来源:时代周报

    2024-03-29 09:02:50

  • 央行行长潘功胜: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央行行长潘功胜: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全国城市楼市数据,点击查看→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就中国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金融开放与国际合作发表讲话,并与来自中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的会议嘉宾进行深入交流。 潘功胜表示,中国经济保...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3-26 09:24:59

  • 城市更新经济账:今年将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房企抢滩万亿市场

    城市更新经济账:今年将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房企抢滩万亿市场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全球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过程。当今,城市发展正转向注重提升现有资源品质、调整城市结构并重的阶段,越来越多城市积极推动城市更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城市生活的新期待。 迈向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开启新篇章...

    来源:时代周报

    2024-03-11 14:05:01

  • 罕见提房地产!今年全国两会首场发布会大信号: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罕见提房地产!今年全国两会首场发布会大信号: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房企销售、拿地、融资数据,点击查看→ 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小时20分钟的时间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回答了中外记者10个问题,内容包括政协工作、中国经济发展、就业形势、民营经济、一...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3-04 14:27:13

  • 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透露哪些新信号?

    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透露哪些新信号?

    一季度是全年发展的风向标,而"新春第一会"是各地开工后打响的"第一枪",蕴含着诸多信号。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在省级层面上,广东、安徽、山东、辽宁等多个省份召开"新春第一会"。 广东:推动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广东去年G...

    来源:财联社

    2024-02-18 14: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