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之争的启示

2015-12-23 14:56:00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网易

万科股权之争的启示

万科股权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截至12月16日,宝能系持有万科的股权达到万科总股本的22.45%,已把原大股东华润15.23%的持股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为此,万科A、H股在18日下午紧急停牌,筹划股份发行、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事宜。

一家上市公司,收购别人或被别人收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如证监会所言,收购与被收购,是市场自身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部门不会进行干预。更何况像万科这样一家股权极其分散的公司,原大股东华润的持股长期保持在15%以下。因此,这就更容易招来“野蛮人”的收购。

但对于万科这样业绩的公司来说,遭遇野蛮收购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收购违背万科团队及原大股东意愿,双方自然会有一番激战,万科方面不仅要消耗人力、财力,股权之争带来的动荡也是不利于万科发展的。尤其是一旦反收购失败,万科就真的要改弦更张了。

万科的股权之争对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警示。它提醒这些企业,一定要有反收购的意识,要保证企业的控股权不会旁落。对相关的公司来说,要有随时打破敌意收购者的措施安排。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这种自我保护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但遗憾的是,万科并没有这样的自我保护意识。正是这个不足的存在,给了宝能系以可乘之机。面对宝能系咄咄逼人的攻势,万科已着手反击,但能否如愿,还是后话。虽然向特定对象增发股份可以稀释宝能系的持股比例,但在宝能系已成为大股东的情况下,这种发行股份的计划能否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是一个问题,至少作为大股东的宝能系是会投出反对票的。

上市公司如何实现自我保护?这就需要切实引入美国正版的“毒丸计划”。在新一届董事会组成时,由股东大会提前授权给董事会,再由董事会视具体情况来实施。比如,在敌意收购方持股达到一定比例时,董事会可以启动“毒丸计划”,向除敌意收购方以外的公司其他股东低价配售新股。若没有这种事先授权,一旦敌意收购方成了实际大股东,“毒丸计划”再要启动就有巨大的阻力了。

推荐阅读

郁亮回应万科股权之争:宝能敌意收购不会成功

万科:有质量增长、坚定转型 迈入十年新征程

王石:透明万科依然是万科 一致行动人是什么模样

20年前“君万之争”重演 万科为何20年没堵上漏洞

安邦再度增持万科 站队方向将决定谁是胜者

标签: 万科股权宝能

相关资讯

  • 万科开启“瘦身”计划

    万科开启“瘦身”计划

    5月8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一则转让信息:受转让人委托,以挂牌形式公开转让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T208-0053宗地的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起始价为22.35亿元。挂牌期自2024年5月18日至2024年5月27日15时...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5-09 09:55:24

  • “极具危机感”的万科为什么陷入困境?

    “极具危机感”的万科为什么陷入困境?

    4月17日,万科A出现2笔共计近4亿元大宗交易,成交价为6.89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近3%;卖方均为机构席位,买方为一机构席位及中信证券上海南京西路营业部。 4月18日,万科A继续遭遇北向资金(即境外资金)减持592.46万股,当日主力资...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4-22 09:51:41

  • A股千亿市值房企归零,股民喊话管理层提振股价,万科将高管奖金与股价挂钩

    A股千亿市值房企归零,股民喊话管理层提振股价,万科将高管奖金与股价挂钩

    "现在只剩一手万科A",从重仓地产股到基本脱手,六年间,李雯廷在股市中体验了一把房地产行业的高峰和低谷。 2018年1月,李雯廷分别在32元/股和15.9元/股的价格,买入了万科A和保利发展(时名为"保利地产")。当时,千亿级销售规模的内...

    来源:时代财经

    2024-04-19 15:30:12

  • 万科最新回应!涉及烟台合作方举报、管理层被边控等

    万科最新回应!涉及烟台合作方举报、管理层被边控等

    4月14日,万科在接受调研时表示,从总的经营情况来看,当前万科的确遇到了阶段性经营性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但是,我们已制定一揽子稳定经营和降低负债的方案,能够妥善化解这些阶段性压力。我们将首先立足"自救",立足自身能力和资源自我化解风险,...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4-15 10:07:45

  • 万科回应烟台百润置业事件:内容严重失实,会采取法律行动

    万科回应烟台百润置业事件:内容严重失实,会采取法律行动

    就近期网上流传烟台市百润置业对万科公司及公司负责人员的言论,万科方面澄清,该内容严重失实。 万科方面表示,烟台万科与当地合作方的纠纷,目前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公司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的判断。"相关不实指控和商业诋毁,已经构成对个人的诽谤罪和对...

    来源:和讯网

    2024-04-02 09: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