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史:户籍改革方案年前落定 房地产主导增长待改变

2015-11-06 09:34:00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共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在解读《建议》时指出,户籍改革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关键,省份需在年底前出台户籍改革方案。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城镇化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背景下,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成为“十三五”城镇化的核心目标,而这同时所带来的改革红利将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主力因素。

深化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城镇化一直是发展中大国的一个重大的、现实的课题。”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在解读建议时指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认为,“十三五”城镇化的变化,就是传统城镇化高速度发展的顶点时期基本过去,速度型要变成质量型发展。 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城镇化由高速变成中低速、有的地方进城人口的动力大大降低、农村土地荒芜、城市土地粗放发展、房地产下行造成原先依靠土地财政支撑的城 镇乏力、设市制度多年基本没变。他认为“十三五”城镇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建议》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省份需在年底前出台户籍改革方案。”在徐绍史看来,户籍改革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关键。他指出,“十三五”需要做的便是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 在城镇。只有农业转移人口有了城镇户籍之后,享受城镇的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这也是让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在城市生活的条件。就目前 来看,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以广东为例,广东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广东城镇”;湖北方面,提出“努力实现500万农业转移人口 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内蒙古则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400万左右农牧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城镇”。与此同时,各省市纷纷提出积分落 户政策。

此外,《建议》还指出,促进城乡公共资 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对此,徐绍史表示,今后仍将加快“三挂钩”机制,以调动城市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积极性。“三挂钩”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数挂钩、基建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转型 房地产主导增长模式待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将一改过去以房地产发展为主导的思想。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日前在2015金融领袖高峰论坛上便指出,未来我们需要放弃或者抛弃速度情结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

“长远来看,中国的确需要去房地产化,房地产要从支柱位置上逐步退下来。”原住建部部长仇保兴在近日由举办的公开研讨会上说,当前中国的人均房产约在33至35平方米之间,接近法国和日本水平,房地产比例逐步下调很正常,持续大幅增长肯定会出大问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未来必须减少经济增长对的依赖,增加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以预期,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之后,旅游业、医疗卫生、传媒出版等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都会有大幅提高。

“过去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主任李铁指出,过去城镇化发展模式,是由地方政府与企业家双重推动,导致部分地区房地产过热,出现严重的结构性过剩。

李铁表示,在很多三四线城市,包括部分二线城市,都出现房地产过热现象。2014年以来,由于过去集中发展,这些城市房地产库存严重积压。与此同时,因为存 量房的积压,有的城市甚至一亩土地也未能卖出,这也使严重依赖土地的地方政府财政大幅收缩,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上述现象均表明,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 式下,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增长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则指出,在去房地产背景下,注重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十三五”的重点。“过去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 下,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后,就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加深。”他说。

《建议》提出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挖潜 户改红利提升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改善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其关键在于户籍改革带来的红利。他预计,若户籍制度改革充分成功将可以提高1%至2%的潜在增长率。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律事务委员会秘书长康俊亮表示,人口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所在。

康俊亮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去年按照常住人口,达到了54.77%,按照户籍人口,则还不到37%。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一般都在70%以上,因此我国城镇化还将持续较快推进,今后还有大量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带来的住房、汽车等各种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市场巨大。

徐绍史也表示,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达到45%,这意味着,每年城镇化率将提升一个百分点,一千多万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认为,“十三五”中国城镇化趋势是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201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只要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制度加快,人口城镇化规模达到50%以上将带来巨大的。

李铁表示,农村还蕴含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过剩是长期趋势。”他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劳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2.5亿人,大概有10至15年的劳 动剩余期被闲置了。16至45岁是较好的劳动年龄,到45岁基本就返乡了,可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就业期是25至54岁,如果提高到60岁,还有15 年的劳动时间可释放,再乘以2.5亿人口,我们会有多少时间,能折算成多少劳动力?没有人算过。所以,从劳动剩余时间就说明,我们的劳动力还是过剩了。”

推荐阅读

十三五规划建议出炉 将深化户籍住房改革

24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部分地区降低门槛

广州公租房首度向非户籍人口开放 满足条件即可申请

标签: 户籍改革房地产城镇化

相关资讯

  • 2024年人居梦想“好房子”网络投票正式开启

    2024年人居梦想“好房子”网络投票正式开启

    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好房子不再是单纯的居住空间,更是承载人们情感、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场所,也将对人居生活方式、整体社会和谐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好房子建设也是探索房地...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5-30 09:22:39

  • 事关房地产!李云泽发声

    事关房地产!李云泽发声

    5月22日至23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带队赴贵州调研,围绕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金融支持化解地方债等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座谈交流,深入现场调研典型楼盘,听取多方面意见建议,研究工作思路举措。 李云泽与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5-24 17:11:48

  • 何立峰: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何立峰: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5月1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何立峰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24-05-17 15:15:16

  • 三箭齐发!房地产“重大举措”集中推出

    三箭齐发!房地产“重大举措”集中推出

    今日午间,楼市迎来多项重磅利好,央行等部门连发3条通知,针对公积金贷款利率、商贷利率政策下限、购房首付比例等进行了调整。 央行:5月18日起 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5-17 14:05:20

  • 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全面启动

    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全面启动

    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将于5月发布 点击研究咨询 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自2003年开展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以来,已连续进行了二十二年,其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4-25 15: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