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韧”制“疫”

2020-03-27 15:09:15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当代置业

以“韧”制“疫”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已经稳定向好,防控形势逐步稳定。各地陆续迎来复工复产,基本面正在快速恢复。然而,疫情的肆虐给经济、社会和房地产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还将持续一定时期,疫下之“困”不可忽视。

疫下之“困”

一、经济之困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远高于2003年的非典。严格的管制措施导致消费需求和产能规模大幅下降,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内物价上涨风险倍增。这将严重恶化企业经营效益预期,降低收入增速,增大就业压力,推高债务和金融风险。

二、社会之困

此次疫情的冲击将覆盖很多行业,涉及多数产业链条。疫情导致人流、物流、交通、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收到严重限制,对社会企业的开复工、原材料运输、市场营销、运维服务等产生较大影响,尤其以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尽管疫情持续时间还不长,但是影响已经充分显现。仅以电影、餐饮、交通运输三个行业为例,春节七天假期损失高达1万亿元。

三、地产之困

疫情冲击将覆盖全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对房地产生态系统冲击较大,“腰斩”“断崖”成为行业的开年主题词。土地供应侧,由于土拍延期或出让暂停而出现断层;生产供给侧,无法保障商品房的持续开发和上市;市场消费侧,受制于销售周期紊乱导致消费行为几近暂停;企业经营侧,受困于现金回款受阻而运转降速。具体来看,需求端,需求受抑,在疫区更为明显;融资端,市场预期不足可能增加融资成本;开发端,开复工时间推迟和劳务人员缺乏问题凸显;营销端,线下售楼处、传统营销活动推广受限,回款受阻,现金流压力增加。入伙端,项目工期延误或将推迟交房时间,影响业主满意度。物业服务端,客户对于物业服务品质和响应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的考验。

短期来看,民营房企受疫情冲击更为严重。疫情对于房企现金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销售难、回款难、融资难,而民营房企融资成本相对更高、去化周期更长,相比国企、头部企业来说资金压力一般会更大。特别是负债率高、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短期内资金压力一定会制约企业发展甚至影响企业生存。2020全年来看,企业收并购趋势会有一定程度加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加。

新冠肺炎的战“疫”激战正酣,战火熊熊,但战斗终将结束。与其关注“疫”下如何,不如思考“疫”后如何。其实,房地产行业历经这么多年发展,虽整体平稳,但其实步步是险棋,环环是险关,处处是险滩,企业的增长之路也是荆棘密布,问题丛生。一“疫”未平,一“役”又起。企业经营者必须着眼于长期主义和历史格局,房地产的“风物”足够广阔,值得我们拓展思维“放眼量”。

阶段性的生存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房企的中长期生长问题。新时代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在于韧性,而行业长期的问题就是企业的韧性不足。韧性就是企业的柔性生命力,可体现为战略方向的超前度、经营管理的宽带性、增长模式的多样化和冲击过后的恢复力。以未来视角看,房地产应成为更加有“韧性”的行业,以“韧”克“疫”。

未来之“韧”

一、融资之韧

近两年都说融资难,特别是自2019年银保监会23号文发布以来,房地产开发贷余额连续五个季度出现同比增速下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信托金额环比下降41.77%。房企间融资分化加剧,流动性分层日益明显。疫情让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政策监管却没有松动的迹象。2月以来银保监会、央行先后强调严控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审批效率预计放缓,融资门槛可能因企业违约风险的增加而进一步提高。未来,房地产融资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打通融资的奇经八脉

在预期融资环境不会放松的情况下,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融资体系,掌握十八般武艺尤为关键,信贷、境内外债券、信托、股权、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供应链融资、销售回款等等。2020年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渠道。

是境内外债券,特别是海外债券。在信托市场门槛提升、监管趋紧的情况下,信用债、海外债依然是房企的。特别是抓住因疫情影响而出现的窗口期,实现借新还旧、债务结构优化。第二是股权合作,引入战略投资方。对于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应该充分借助小股操盘模式,整合金融产业链、开发产业链、流通产业链上的资金、资源,输出操盘能力、管理经验,以更小的出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加强与开发商、资金机构、产业合作方的合作力度,通过明股实债、小股大债等方式,以更小的融资成本和资金投入撬动杠杆。

当然,所有直接、间接的融资手段都是短期的,只有持续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打造客户满意、行业领先、社会认可的建筑产品,通过销售回款实现自我造血才是王道。

(二)资金规划比融资本身更重要

融资难的局面是显性的、表象的,更为关键的是企业资金管理体系、资本结构的搭建。

房地产本身就是个类金融行业,是资金资本投资、退出、再投资,持续滚雪球的过程。融资很难,投资失败却很容易。不同融资工具期限、成本、交易结构都不同,不立足于企业长期发展,通盘考虑资金配置,很可能会出现三个错配——资本错配、资源错配、资产错配。比如,企业把短期融资的资金投到了养老项目开发这种需要长期运营中,就是资本错配;在一线城市核心地块规划打造文旅型产品滑雪场,就是资源错配;项目自持比例过大,可售部分过小,又没有运营能力,就是资产错配。

因此未来每家企业都应该更加强化大金融战略,思考如何通过资金规划,统筹融资、资金管理、投资布局、项目开发等环节,用正确的钱做正确的事。

(三)量力而行 保持足够裕度

2020年至今,已有超百家房企破产,平均每天超过2家,而2019年这个数据是不到1.5。一场疫情让一批企业加速倒下,有规模、布局的原因,没有充足的安全裕度也加速了这个进程。现金为王,一种内源性的资金,靠回款、股票增发,依托于项目销售和资本运作。如果内生驱动力不足,就只能靠融资。杠杆越高,安全边际就越低,很容易导致资不抵债。

因此,融资规模、融资成本的控制要量力而行,既要做魔术师的事,又要适可而止。行情好、扩张规模的阶段适当提高杠杆,而市场下行、稳健经营时期要降低负债,核心在于把握现金、利润率、负债率三者的平衡。特别是要控制好净负债率,保证现金流可以完全覆盖短期负债,否则就会很危险。

二、成本招采之韧——预估风险+铺排计划+维护伙伴+链条整合

成本招采是房企与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核心串联器,关乎房企正常开复工与合作伙伴的互动和资源对接。疫情对材料设备制造、工程施工、物流运输的影响首先将延伸至成本招采环节,房企需时间预估风险,铺排计划,维护链条合作伙伴,进行供应链的整合,以专业组合拳对抗疫情影响,保障企业快速复工达产。

(一)预估疫情、评估风险、共担损失

疫情发生后,人工、建材等费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房企应加强对人工费市场、地方规定、疫情期工资策略的调研,加强对建材市场考察,科学预估费用上涨区间。对于即将或正在招标的项目,明确建设工程合同中的调价机制,充分考虑疫情可以导致的履约风险;对于正常履约阶段的项目,首先争取按照合同约定条款执行,对于某些约定调整条款的费用,尽量降低上涨幅度,控制成本支出。对于因疫情而造成的项目不可预见损失,应按照合同约定与合作方共同承担。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必备科目,能开源时要节流,不能时更要节流,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工作。可研阶段,核心要做好项目整体成本的谋划,策划各阶段成本比例和支付节奏,同时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实现初设、扩初、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的充分融通互动、并联作业,有效降低后期工程造价。前期阶段,主要是控制土地成本,目前各地均已出台缓付或分期付政策,应充分关注、争取。开发阶段,严格控制三项成本:各种变更增加的成本;材料价格上涨、价款调整引起的成本;工程索赔增加的成本。使用阶段,控制现场销售承诺,确保设计和施工相匹配;合理利用不可抗力因素规避风险;节能环保,加强材料回收再利用。

(三)重新铺排招采计划

为避免疫情解除后的招采交通阻塞,房企应该提前谋划,根据集团、区域公司对疫情风险评估、开复工节奏和供应商的复工情况,重新梳理调整各项目招标采购一、二级流程与运营节点及相关策划工作,制定一季度或上半年的招采计划,摸清要储备的供方资源。应关注两类重点项目——待开工项目和待交工项目,确保款项结转、客户口碑和品牌形象。供应商层面,重点关注精装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等分包单位以及材料设备商。

(四)梳理整合供应商资源,协力推进疫期招采

对于重要的战略供应商,疫情后期重点做好合作关系维护,积极沟通,提前锁定供应商的产能和价格,必要时提前与其签订合同,支付一定订金,预订其产能产量,与供应商协商排产,争取早日供货。

对于一般的供应商,原则是争取按照正常约定排产和供货,而对于受疫情影响而正常达产难度较大的企业,特别是正在合作的和有意向合作的,主动沟通,协同推进。

(五)线上线下协同,高效透明,供应链整合

疫情期间要大力推行在线招投标,并将会是开发商当前采购的主要手段。线上招采和线下招采有机结合,能够实现供应商高度集中,确保招募、筛选和管理过程更高效,借助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和大数据联网运用,可以对供应商资质、业绩进行事前认证和确定,从技术和管理上彻底排除投标人资质、业绩造假等问题。从长期来看,线上招采实现了高效透明,信息可沉淀,切实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工程之韧

工程施工只是过程,客户满意才是结果。本次疫情使上游产业链生产要素无法按时供应,进而导致工程可能延期,无法按时交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房地产企业开发房屋施工面积89.4亿平,其中竣工面积9.6亿平,还有将近80亿平的在建工程。如何兼顾这80亿平建筑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以及安全防疫,短期内对于房企逐渐复工后是个考验。特别是将在2020年竣工的10亿平左右建筑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以及安全防疫,短期内对于房企逐渐复工后是个考验。

再看远期,过去一谈到房地产发展,更多围绕资源、规模,核心就是钱、地、人。但是在整个行业从营销主义转向产品主义、客户主义的新时代,工程施工也应该有新的思考。工程施工承担着为客户提供满意产品的责任,基于客户主义看工程,工程管理未来有三个升级方向。

(一)客户主义+大格局=工程新定位

传统工程管理,随着项目竣工备案甚至更早,工程专业的任务就结束了。但是,从房地产全产业链维度来看,工程管理既要整合上游供应商、施工单位等合作方,更要直接为下游客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从专业职责来说,对内承担着保节点、保供货的重任,对外也起着输出企业品牌力、产品力、诚信力的作用。

因此,工程管理应该承担起房企在开发阶段大运营的职能,站位更高,跳出专业范畴,以客户视角,立足项目操盘的维度,成为土地获取后整个项目的大脑。除了本职的计划铺排、现场管理、质量把控等工作外,更要深度介入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成本招采、营销策略等环节,统筹、强化项目运营管理机制,未来工程专业要有更大话语权。

(二)标准化+结伴同行=工程新思路

工程施工模块化、标准化成为近两年的新趋势,但标准化不是目的,体现房企工程管理差距的在于落地执行。项目开发全周期时间长,单一、固化的标准化难落地、难复制、难管理,经常出现标准、执行两张皮。因此,一线团队要结合项目地质、气候、施工方案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操维度的标准化细则。标准化不仅在于全,更在于准。把客户对建筑质量、细节等方面的敏感点,把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管控要点提炼出来,形成有细节、有图片的工作手册和缺陷反馈文件效果会更好。

同时,行业特质决定了房企的工程管理部,都是输出管理的甲方,所有施工过程由合作方负责。因此,要维护好一批靠谱、价值观一致的长期开发合作伙伴,深淘滩、低作堰。对企业的施工标准、细则深淘滩,与合作方充分交圈,建立一套清晰的管控标准。低作堰,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合理的工程款支付节奏,适度让利给合作方,更有利于长期合作关系的维系。

(三)数字化+新科技=工程新趋势

房地产与传统制造业企业一样,也是涵盖原材料采购、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具备完整的生产线。在传统制造业都在进行科技升级、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未来的房地产施工也应更加强调科技赋能。

在可研、前期阶段,通过BIM技术的引入,对于建造工艺、材料、施工进度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耦合,提质增效。通过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对供应商、材料的智能管控。

在开发阶段,装配式施工工艺、穿插施工、智慧工地、环境监测等系统的引入,甚至包括人脸识别、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黑科技的使用,打造绿色、开放、安全的施工工地,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保证产品进度和质量。

当然,无论未来如何创新、升级,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仍然是要义,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底线。

四、营销之韧——产品够硬+品牌够强+社群够粘=的营销

突如其来的疫情可以说极大地冲击了很多房企一季度的销售去化,线下体验中心关闭、消费者需求降低、开复工延误等打乱了原有销售计划及销售策略,预计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大多数开发商都在探索创新营销手段、微信小程序、APP、全民经纪人、抖音直播、小视频等无所不用其极。在在这热闹的所谓“创新营销”盛宴中,我们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两个观点。

(一)创新营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一场疫情,让线上营销突然间成了市场主流,当然我们要看到的是,对于线上营销,过去开发商重视程度不足,短时间内预计无法像线下营销那样体系化。同时,商品房的大宗交易特质决定了客户需要实地评估区位交通、户型设计、周边配套等多方位因素,这些是线上售楼处暂时无法取代线下体验中心的地方。在短时间内,线上售楼处更多是一种宣传推广、保持活跃度和蓄客的策略,目前只能是让时间检验效果。

(二)项目品质、企业品牌、社群粘性才是营销之魂。

传统地产时代的营销方式是低价、快销,通过价格战实现以价换量。而新时代随着人们对于产品的认知发生改变,客户更加注重建筑设计、人居品质和共生价值。近期,当代置业的一项基于家居健康的覆盖10万人的大调研——“家的健康,还好么”,调查结果显示,室外场所中,居民关心的重点在于安全无碰触、配套无忧、空间多样和更好的物业服务等方面;室内场所消毒功能空间、居住休闲多样性和环境舒适健康度方面,需求极为明显;生活配置方面,近60%的人青睐室内恒温恒湿、新风系统和良好的隔音,其次是智能鞋柜和净水设备

社区是建筑和配套的集合,社群是情感和共享的链接。社群的底层逻辑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建立人与人的有效连接,通过主题活动的持续互动,增进价值认同。社群是流量的集合,是在新经济环境下的新趋势,是未来企业在客户竞争致胜的新法宝。社群发展秉承建起来、火起来、活起来三步走策略,用全生命周期的活动策划来丰富社群,用全年无休、全龄无休、全群不休的理念去包装、去打磨。无论是阿那亚、奥伦达、蓝湾小镇、聚龙小镇等神盘的社群营销,还是建业君邻会、东原原聚场、华远Hi社区和当代置业当家等明星社群,其核心都是让客户不光拥有了一个场域,更是拥有了一种共同的生活价值。

房企的营销要迈向产品主义和客户需求的回归,更聚焦产品力提升,强化建筑功能、科技系统、居住体验、社区配套、园林景观、物业服务,去建立社群粘性、激发社群活力,最终以产品占领市场,以社群稳定市场,以创新扩大市场,这是的营销。

后 记

“不能被毁灭,必会更强大”。房地产作为一个拥有近20万亿市场规模和数十万亿产业链规模的航母型行业,必须持续着眼未来,面向长期,放大格局,回归本质,锻造韧性,从以“韧”防“疫”、以“韧”抗“疫”,到以“韧”免“役”。

标签: 工程项目房企当代置业房地产

相关资讯

  • 绿都智慧服务:诚就美好生活

    绿都智慧服务:诚就美好生活

    2024年4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七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绿都智慧服务...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4-25 18:09:26

  • 坚守初心,笃行致远,品质、科技创造卓越未来

    坚守初心,笃行致远,品质、科技创造卓越未来

    2024年4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七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中指研究院运...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4-25 18:07:06

  • 综合实力中原领先,服务品质尽善尽美

    综合实力中原领先,服务品质尽善尽美

    2024年4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七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中指研究院运...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4-25 18:05:40

  • 华信玖邻好生活:用心服务,为业主美好生活而奋斗

    华信玖邻好生活:用心服务,为业主美好生活而奋斗

    2024年4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七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华信玖...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04-25 18:01:56

  • 受恒大拖累,业绩预亏超3400%,61岁董事长被留置,瑞和股份被列失信企业

    受恒大拖累,业绩预亏超3400%,61岁董事长被留置,瑞和股份被列失信企业

    近日,深圳市监察委员会出具《留置通知书》,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sz002620 下称"瑞和股份")61岁董事长李介平被留置。"他还没退休,还在继续工作。"瑞和股份证券部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目前,李介平被留置的确切原因不明。...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4-25 09: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