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疯长"握手楼" 凭关系开发商多是"空手套"

2012-02-01 09:31:00 房天下产业网 来源:新京报

乡言:麻烦规划局的同志们辛苦一下,好好把邓州规划一下,不要让小开发商到处开发,要开发就让大开发商来开发,设计好,规划好,建筑好。——邓州第三初中居民

过年回家,腊月廿七,父亲和我说起我家院子的事。这座院子是1990年父母花3.8万元购买的,约有三分地,楼上楼下共8间房。

去年八九月间,有人上门游说,希望我家同意跟前后邻居一起把院子拿出来,交给他们开发建高层住宅。初步商量的意见是,新房建好后给我们1比3的实物补偿。父亲最终没有同意。

不仅是在我家,父亲打听得知,城里一些私家小院也都有开发商前去游说。

近几年来,老家的房价也像刹不住的快车。高房价之下,催生出住户自建、联建开发住宅楼现象。

楼挨楼

满城多是“小开发”

这次上门的“开发商”说,前后院都已同意开发,我们不同意的结果是,将来自家小院可能会被高楼包围,终日不见阳光。

的居民自建房对外售价每平方米1700元左右。我们算了一笔账,不开发,只卖小院,能卖70万元,而要是盖成7层楼房,就会有2100平方米,能卖350万元。

按约定,开发商会给户主3层楼房做补偿,900平方米,价值150多万元。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当下,看起来,这是一本万利。

父亲说,四五年前,邓州城里就开始这种民间小开发。先是有住宅或有地皮的人家自建房出售;后来有人主动上门跟有房户谈判,住户拿土地入股,找上门的“开发商”负责开发。

过年期间,朋友亲戚坐在一起谈论的也是房子。身边的朋友,近半都间接或直接参与到住房开发。

在邓州市区内,一些大型住宅现在都有自家住宅开发的实例。一些大城市城中村“握手楼”、“一线天”的景观也在这里出现。

我的同桌,在邓州市北环路路北的小区居住。这片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邓州市规划的大型住宅区,一排排统一的两层小楼相连,有上千户。

如今,那片住宅区变得参差不齐,在建或已建的各种高低各异的高层住宅,将小区变成一座大型工地。

按照原来各户统一的庭院可以分辨出,有的高层是数十家联合开发大型住宅楼,有的是两三户联合开发的小高层。

还有单户开发的情况:横排三间房的院子盖七八层楼房。甚至,还有些临街的门面房,两间房的面积,竖起十几楼,看上去细细高高,像竹竿。

春节期间,同桌说,年前有开发商找他商量,让他去游说周边50户邻居联合开发,目前他们正在商谈中。

在这些新建的楼房中,还有一些楼房从二层开始,向四周凸出一米多,上大下小,俗称“裙楼”。这种在空中找面积的建楼方式,让邻里之间的通道变成楼内通道,上面是“楼挨楼,窗挨窗”、“一线天”。

大城市一直诟病的杂乱无章的“城中村”,广州正在整治的冼村、杨箕村那样的畸形建筑,目前正在邓州市重复上演。

事实上,邓州一些集中建房的小区,已出现与上述地方相同的“握手楼”。


凭关系

开发商多是“空手套”

小城里小开发火爆现象,除了高房价推动外,农民工进城的“刚需”也是原因之一。

有两位亲戚购买居民开发的楼房。其中一位亲戚在几家联建的12层楼里,买下一套80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1300多元;另一位亲戚在邓州火车站南买一套住房,10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1500元。

这两位亲戚家在农村,常年在外打工,这次在城里买房,主要是想让子女在城里。

在房价上涨时,人们不怕建好房无人接盘。

目前,邓州市已找不到每平米2000元以下的商品房,而这种“小开发”的住房价格,这是两位亲戚选择“小开发”的主要原因。

据父亲描述,城里的“小开发”多数有“开发商”参与。普通住户拿地入股,“开发商”出钱盖楼,楼建好后,开发商给住户楼房补偿。最流行的补偿方式是按原住宅面积的3倍实物补偿。剩下的楼层交给“开发商”出售。至于建楼的各项手续,由“开发商”负责。

既然建房就能挣钱,为何住户不自己开发,而要交给“开发商”?对此,父亲道出玄机:“单独开发?谁能应付25个单位来找麻烦。”

父亲说,一些住户有自己开发的愿望,但建楼房除了要资金外,最重要的是,住户没有关系,想自己开发房屋,动一片砖瓦就会有人来阻拦,而找上门的“开发商”,他们多数没有正规的公司,有些甚至只是一个人。

但是,这些人多数“人头熟”、“会来事”,住户们不能解决的建房手续问题,他们往往能办成。

另外,在建房过程中,这些“开发商”有一套完善的“潜规则”。

据了解,“开发商”的土地是住户的,建房后给住户实物补偿;建筑材料、人工工资前期多数都是欠的,房子售出后再结账,有的干脆用住房来抵工钱和材料费。

实际上,“开发商”们在整个过程中,自己不出钱,只要打好关系,赊来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然后楼房建起后则各方分账,坐收渔利。

标签: 满城凭关系

相关资讯